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科技局资助课题(200605012)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广基朱萱萱管恩泽郝海平丁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中医
  • 3篇冠心病
  • 3篇辨证
  • 3篇辨证分
  • 3篇辨证分型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血脂
  • 2篇造影
  • 2篇证型
  • 2篇中医辨证
  • 2篇中医辨证分型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朱萱萱
  • 4篇王广基
  • 3篇管恩泽
  • 3篇郝海平
  • 2篇丁杨
  • 1篇严蓓
  • 1篇秦晓康
  • 1篇达庆国
  • 1篇阿基业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常见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脂水平等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同步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脂水平,再将以上结果作对照。结果:CHD患者中医证型中痰阻心脉证比例最大,占37.50%,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占21.88%,阳气虚衰证最少,仅占2.08%,其余证型分布较均匀,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以及心血瘀阻证分别占16.67%、11.46%和10.42%。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多为三支病变,气阴两虚证多为双支病变,气滞血瘀证则多发单支病变。气虚血瘀证和阳气虚衰证平均狭窄程度最重,分别为81.1%和85.0%,气滞血瘀证病变程度最轻,为67.1%,且与气虚血瘀证有显著差别。各个证型的甘油三酯(T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余血脂、脂蛋白水平基本正常。结论:随冠脉病变部位及程度不同,CHD的证型分布各有特点,CAG结果及血脂水平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管恩泽朱萱萱王广基郝海平丁杨
关键词:冠心病辨证分型冠状动脉造影血脂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常见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等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12例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同步冠心病中医辨证,观察冠心病中医辨证各证型的分布和各证型冠脉造影的病变程度。结果:CHD患者中医证型中痰阻心脉证比例最大,134例(42.95%),其次为气虚血瘀证,83例(26.60%),再次为气阴两虚证,54例(17.31%),阴寒凝滞证临床较为少见,仅4例(1.28%),其余各证型较为分散,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以及阳气虚衰证分别占5.77%、3.85%和2.24%。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多为三支病变,气阴两虚证多为双支病变,气滞血瘀证则多发单支病变。气阴两虚证和阳气虚衰证平均狭窄程度最重,分别为77.8%和78.0%,气滞血瘀证病变程度最轻,为55.0%,且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阳气虚衰证有显著差别。各个证型的甘油三酯(T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余血脂、脂蛋白水平基本正常。结论:随冠脉病变部位及程度不同,CHD的证型分布各有特点,CAG结果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朱萱萱王广基达庆国郝海平秦晓康
关键词:冠心病辨证分型冠状动脉造影血脂
代谢组学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代谢组学是一门在新陈代谢的动态进程中,系统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本文对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管恩泽朱萱萱王广基郝海平丁杨
关键词:代谢组学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9
2009年
目的: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于GC-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选取的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4型。应用GC-TOF/MS测定健康人及不同中医证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并用偏最小乘方分析法(PLS-DA)分析其代谢谱。结果:PLS-DA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区分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男性患者中气虚血淤型和痰阻心脉型可明显区分开来;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和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间可明显区分开来。结论:基于GC-TOF/MS和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技术在揭示传统中医理论本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朱萱萱王广基阿基业管恩泽严蓓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医证型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