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41)

作品数:2 被引量:4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刚李文金李金花贾举杰秦燕燕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豆科
  • 2篇豆科植物
  • 2篇植物
  • 2篇土壤
  • 2篇弃耕
  • 2篇弃耕地
  • 2篇微生物
  • 2篇耕地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群落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微生物多...
  • 1篇土壤微生物群...
  • 1篇土壤微生物生...
  • 1篇土壤养分
  • 1篇群落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微生物量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篇李金花
  • 2篇李文金
  • 2篇王刚
  • 1篇贾举杰
  • 1篇秦燕燕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7年
研究了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添加豆科植物(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后,弃耕地养分特征和微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豆科植物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加。此外,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氮之间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碳氮比和微生物商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既和微生物碳氮比之间显著正相关,又和微生物商之间显著正相关.从短时间来看,在弃耕地演替早期添加豆科植物,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加速演替进程.
贾举杰李金花王刚李文金
关键词:豆科植物弃耕地有机碳微生物量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采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检测法,分别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弃耕地在演替早期人工添加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沙打旺(Astragalus huangheensis)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豆科植物后,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显著增加(除草木樨外);MBC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比率、土壤微生物在BIOILOG微平板上的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能力及其代谢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提高。
秦燕燕李金花王刚李文金
关键词:豆科植物弃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