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SH012)

作品数:15 被引量:199H指数:6
相关作者:江立华陈文超冯晓平张必春汤继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农民
  • 4篇农民工
  • 4篇民工
  • 3篇社会
  • 3篇失地
  • 3篇失地农民
  • 3篇留守
  • 3篇返乡
  • 3篇返乡农民
  • 3篇返乡农民工
  • 3篇创业
  • 3篇创业实践
  • 2篇征地
  • 2篇社会化
  • 2篇社会政策
  • 2篇农民工创业
  • 2篇留守儿童
  • 2篇教育
  • 2篇儿童
  • 2篇返乡农民工创...

机构

  • 14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江立华
  • 4篇冯晓平
  • 4篇陈文超
  • 2篇张必春
  • 1篇汤继容

传媒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桂海论丛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总结近年来中国征地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权益问题日益突出的现有研究成果和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现有的失地农民权益研究中主要存在3种研究视角,即社会结构的视角、社会制度的视角和不同主体博弈的视角。3种研究视角下的研究都得出了失地农民权益普遍受损,应进行征地制度改革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共性的结论,但在具体的改革方案上仍然存在着分歧。未来失地农民权益研究应更注重失地农民群体内的差异性以及失地农民自身的主体性,对失地农民权益问题进行动态的机制分析和系统的对策研究。
冯晓平江立华
关键词:失地农民权益征地制度
农民与政府互动下的征地制度变迁
2011年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因征地引发的矛盾发展到不同的阶段,我国的征地制度也经历了消极应对、初次调整、再调整和深入调整等四个时期的变迁。通过对征地制度变迁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是政府和农民双方不断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经历了消极互动、初级互动、积极互动和深入互动等四种形式,并将最终达成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和谐互动。
冯晓平江立华
关键词:失地农民互动
社会政策的取向:多视角、文化与实践--从社会政策研究角度的考察被引量:2
2011年
社会政策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近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实践,指出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任务和基本模式等方面应当呈现出新面向,同时还应该更加注重社会政策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性、实践性,坚持社会政策研究主体、制定主体、实践主体和政策对象之间的"对话模式"。
江立华张必春
关键词:社会政策
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行动逻辑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以亚历山大行动理论为视角,探讨农民工家庭选择妇女"留守"这一行动背后的结构原因,同时,也探寻农村妇女婚后留守的内在行动逻辑。农民工家庭作为行动主体,在进城还是留守这种行动抉择的过程中,不仅受宏观制度和观念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务工农民家庭微观行动策略的影响。在留守乡村的决策中,农民工家庭会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解释和谋划,制定行动策略,做出行动选择。
江立华汤继容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户籍制度
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被引量:23
2011年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乡村教育志视角、社会化视角、社会政策视角、社会支持视角等。本文反思了当今的留守儿童何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经过系列的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活动才得以"被发现"和形塑的。留守儿童问题之凸显,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借助国家政策、大众传媒、学术研究、社会舆论等活动形式而得以表现出来的。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操作化路径和分析思路的选取、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然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与讨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进路。
江立华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儿童社会化
论比较社会学与比较分析的异同——兼评《比较社会学》
2011年
比较社会学与比较分析之间存在着异同之处。通过评述《比较社会学》一书,可以清楚了解和把握学科视野下的比较社会学更多强调分析对象为社会结构、分析单位为社会等,方法层面的比较分析则相对较为宽泛,有着相对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结合现实进行分析,目前比较社会学学科建设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对于解决当前定性研究合法性问题也更多需要引用比较分析。
陈文超
关键词:比较社会学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实践与追求--基于六省经验资料的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受社会结构的作用和影响,更关键在于创业主体的自主性建构。本文从创业主体的表达与实践出发,在对经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稳定生活际遇、经济效益以及体面生活形式的追求。三种激励因素的相互作用,型构成一种"三位一体"模式的创业内在机制。在模式结构内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力量的不同构造,使得创业形式与类型也呈现着多样化的趋势。同时,结构化的模式也呈现出创业实践实体理性的特征,使我们看清了返乡创业农民工实践行为中的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
江立华陈文超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
两级博弈下的征地风险流动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由于我国土地市场中存在的两级分割以及农民内部固有的利益分化,我国土地征用中一直存在着两级博弈:一级博弈具有博弈规则的政府主导性和风险流动的制度依赖性等特征;二级博弈则具有博弈规则的自创性和风险流向的阶层区分性等特征。分析发现:制度分割是引导一级博弈中风险流动的重要机制,而个体行动是构建二级博弈中风险分配格局的重要力量。要改变不同主体在征地风险承担上严重失衡的现状,就必须改革征地制度、制定指导性的利益分配原则、疏通两级博弈的沟通渠道以及扶持弱势群体规避风险等。
冯晓平
阶层分化下的失地农民风险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我国农民群体内部存在着深刻的分化,按照不同群体对土地的不同依赖度可以将农民分为四个阶层,土地对这四个阶层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被征地后各个阶层在风险承担上的差异也很大,农民失地风险正按照财富和个人行动的路径向农民中的弱势阶层集中,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尚不能很好地起到引导风险合理分担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以帮助弱势阶层增强抗风险性。
冯晓平江立华
关键词:失地农民阶层
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被引量:79
2011年
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民向城市流动所引发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其不仅是政策问题、制度问题,更是文化问题。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实中的乡村文化与原本的传统文化、乡村历史记忆出现了断裂,农村陷入了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伦理及秩序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社区缺乏生机与活力,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直接导致了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芜,加剧了留守儿童身上所表现出的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从重建乡村文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展开努力,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发展集体主义理念、重建乡村认同、改革乡村学校教育、协调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江立华
关键词:乡村文化留守儿童教育社会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