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6J1-C0141)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新伟伍业健李向忠蒋力云谢华萍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病毒
  • 2篇登革病毒
  • 2篇血凝
  • 2篇血凝素
  • 2篇系统发生树
  • 2篇流感
  • 1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热病毒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乙型
  • 1篇乙型流感
  • 1篇乙型流感病毒
  • 1篇中毒
  • 1篇中毒事件
  • 1篇神经氨酸酶
  • 1篇神经氨酸酶基...
  • 1篇生物学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机构

  • 7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吴新伟
  • 6篇伍业健
  • 5篇蒋力云
  • 5篇李向忠
  • 3篇谢华萍
  • 3篇刘于飞
  • 3篇何丽娟
  • 3篇陈艺韵
  • 3篇王鸣
  • 2篇王玉林
  • 2篇杨智聪
  • 2篇杨霞
  • 2篇狄飚
  • 2篇鲁恩洁
  • 1篇高国全
  • 1篇康燕
  • 1篇沈纪川
  • 1篇刘远
  • 1篇吴继彬
  • 1篇柳洋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广州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社区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在2003年10月至12月期间,从5个不同流行现场,采集急性期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76份,用RT-PCR对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36份,阳性率为47.37%。从5个流行现场获得5个代表株,分别为DX1106、PY1106、HM1121、PY1202和HD1219,其中DX1106与PY1202的序列完全一致,而其他毒株间的序列同源性在35%~85%之间。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5个代表株都属于GⅡ组诺如病毒,但分属于不同的基因型。其中DX1106与PY1202株属于GⅡ-3型,HM1121和HD1219株属于GⅡ-4型,PY1106株介于GⅡ-6、7、8型之间,尚不能确定型别。【结论】广州市存在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优势株为GⅡ组,但其基因型别存在多样性。
吴新伟杨霞蒋力云沈纪川谢华萍李向忠伍业健刘于飞高国全
关键词:诺如病毒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系统发生树
广州市一起水禽H5N1疫情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一起水禽H5N1疫情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毒株序列间的关系。方法自疫点采集97份咽拭子标本及84份环境拭子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H5核酸,从阳性标本中扩增全长HA基因并作序列测定,同2006年广州市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比较并作系统发生分析。结果从一份环境拭子中扩增获得一株H5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与广州市2006年人禽流感病毒HA序列一致性较高,且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H5N1病毒HA基因属于同一组;从基因序列推导出HA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其受体特异性为禽源的,蛋白酶水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结论引发此次禽间禽流感的为高致病性H5N1病毒,和广州市人禽流感的H5N1病毒在遗传上有紧密的亲缘关系。禽源性的H5N1病毒仍存在感染人类的可能性,禽类从业人员目前处于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危状态,进一步加强对活禽市场和禽类从业人员的监测,对于预防禽流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吴新伟李向忠王玉林伍业健蒋力云岳锦亚柳洋刘于飞王鸣杨霞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系统发生分析
用NEST-PCR在孑孓中检出登革病毒被引量:4
2008年
蒋力云吴新伟何丽娟伍业健刘远鲁恩洁狄飚杨智聪王鸣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疾病传播
广州地区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对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752份,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筛选出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再分别使用CA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78%,CA16阳性率为2.26%,EV71阳性率为2.53%。阳性率较高的地区为人口密集区,年龄为2~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接触者的阳性率约为患者的一半。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检测、EV71和CA16分型以及接触者的排查,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康燕李向忠陈艺韵谢华萍杨智聪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A16PCR分子生物学
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方法监测来自广州市3家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进行鉴定;按0~、5~、15~、25~、60~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的各型流感抗体。结果全年共对1068份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共分离出46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其中H3N2型15株(32.6%),B(Yamagata)型27株(58.7%),B(Victoria)型4株(8.7%),未分离出H1N1型流感病毒株。60~组人群的病毒分离率最高,为7.7%;健康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不高,最高为10月份H3N2的抗体阳性率,为44%,最低为3月份B(Yamagata)的抗体阳性率,仅为6.7%。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相对平缓,B(Yamagata)型流感病毒是2007年的优势株,主要是在夏季和25~岁组的人群中流行。流感对老年人的威胁最大,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加强流感的预防工作。
陈艺韵吴新伟鲁恩洁何丽娟谢华萍吴继彬狄飚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罗雷何丽娟刘于飞李向忠王玉林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系统发生树
广州2006年乙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解2006年广州地区流行的乙型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基因特性,选择病原学监测病毒株和暴发性疫情病毒株,提取病毒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PCR方法扩增乙型流感病毒HA和NA全长基因,将扩增的DNA片段接入T—A克隆载体进行测序,并使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株HA的同源性为99%以上,都属于Victoria系;不同来源的病毒株NA同源性为98%以上。HA和NA的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病原学监测毒株同源性更接近,而暴发性疫情毒株的同源性则相对较为分散。所有毒株与WHO推荐的2005-2006年度疫苗株B/Shanghai/361/2002的同源性只有88.9%~89.7%,说明该年度的流感疫苗对乙型流感不能提供最佳的保护。
李向忠吴新伟刘维斯王鸣陈艺韵伍业健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