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3A508)

作品数:44 被引量:215H指数:8
相关作者:武会宾唐荻蔡庆伍李辉米振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烟台南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耐磨
  • 9篇合金
  • 8篇耐磨钢
  • 8篇奥氏体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力学性
  • 6篇贝氏体
  • 5篇化物
  • 4篇碳化物
  • 4篇铁素
  • 4篇铁素体
  • 4篇轴承钢
  • 4篇微合金
  • 4篇残留奥氏体
  • 4篇淬火
  • 3篇相变
  • 3篇马氏体
  • 3篇回火
  • 3篇回火温度
  • 3篇合金钢

机构

  • 27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东北大学
  • 2篇烟台南山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首钢集团
  • 1篇长城汽车股份...
  • 1篇沈阳工学院
  • 1篇唐山科技职业...
  • 1篇河钢股份有限...
  • 1篇曹妃甸职业技...
  • 1篇邢台德龙机械...

作者

  • 19篇武会宾
  • 12篇唐荻
  • 7篇蔡庆伍
  • 5篇米振莉
  • 5篇李辉
  • 5篇胡日荣
  • 4篇赵爱民
  • 4篇陈礼清
  • 3篇杨柳
  • 3篇郑宏伟
  • 3篇厉英
  • 2篇余伟
  • 2篇袁晓云
  • 2篇赵阳
  • 2篇李志超
  • 2篇王晓花
  • 2篇王立东
  • 2篇张小垒
  • 2篇赵奇
  • 2篇赵娇

传媒

  • 8篇材料热处理学...
  • 6篇Acta M...
  • 5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铸造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轧钢
  • 1篇钢铁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物理测试
  • 1篇材料工程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38MnSiV非调质钢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开展单道次压缩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S38MnSiV非调质钢在温度为1 173~1 423 K及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获得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该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的影响规律,按照双曲正弦方法确定了实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越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随着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应变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应力达到稳态时,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再随应变而发生变化.
赵阳袁晓云陈礼清刘相华
关键词:非调质钢热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
模拟热轧工艺对氧化铁皮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氧化铁皮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由3层结构组成,即最外层Fe2O3、中间层Fe3O4和最内层FeO.随着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的降低,FeO先共析转变的驱动力增大,FeO在整个氧化铁皮层中的含量逐渐减少,Fe2O3和Fe3O4含量逐渐增多.随着卷取温度由650℃降低到500℃,在FeO层中析出的Fe3O4粒子数量不断增加,粒子尺寸越来越细小.析出的Fe3O4越多,氧化铁皮的耐蚀性能越高.当卷取温度降低至450℃时,FeO发生了共析转变,生成片层状Fe+Fe3O4的共析组织,这些片层状组织形成微电池,使氧化铁皮的耐蚀性能急剧降低.
刘胜武会宾余伟王立东蔡正旭唐荻
关键词: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耐蚀性能
钢锭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13年
本研究采用大型商业软件MSC.Marc建立了38 t钢锭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模型中的钢热物性参数是通过钢凝固过程微观偏析模型预测钢锭凝固过程相的变化规律,并根据钢锭凝固过程钢热物性参数与相组成之间的关系式来确定。随后采用红外测温试验验证了钢锭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并模拟了钢锭凝固过程温度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浇注温度和冒口保温条件对钢锭凝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钢锭凝固过程由钢锭底部向冒口逐渐凝固,随着钢锭冒口发热剂的加入,钢锭凝固末期,最后凝固区域逐渐从无发热剂情况时位于钢锭本体向冒口区域移动。38 t钢锭4125V2钢可采用向浇注后冒口加入200 mm厚发热剂增强钢锭凝固末期钢液补缩能力,脱模时间为浇注后12.5 h。
王晓花厉英
关键词:钢锭热物性参数发热剂温度场数值模拟
鞍山式赤铁矿石球磨磨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应用MATLAB软件对鞍山式赤铁矿磨矿瞬时速度进行研究.矿料在球磨过程中经历"粗粒级快速碎磨-中粒级动态碎磨-中粒级单一碎磨"三个固有阶段.0.043-0.031 mm粒级比0.105-0.043 mm粒级更早进入动态碎磨状态,容易出现细粒级过粉碎.与圆锥破碎机产品相比,高压辊磨机产品在磨矿中各阶段的转折时间显著缩短,但会更早出现细粒级过粉碎.生产中通过提高高压辊磨机产品的入磨量来缩短球磨时间,在提高选厂的处理能力的同时减弱排矿产品细粒级过粉碎.
曹进成刘磊韩跃新
关键词:高压辊磨机圆锥破碎机
Nb对中碳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微量合金元素铌对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加入质量分数为0.034%的Nb后,耐磨钢的硬度提高HB 9,-20℃夏比冲击功从29.4 J提高到37.6 J,耐磨性能提高3.5%.硬度和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组织的细化和析出强化,含Nb钢在奥氏体化过程中析出纳米级的细小Nb C第二相,并且钉扎奥氏体晶界,抑制晶粒的长大,钉扎类型符合Zener模型,但不同于之前研究者所得的比例系数.
耿志达武会宾赵爱民汪小培张岩程俊业
关键词:耐磨钢微合金化晶粒细化
Q125级1% Cr套管钢焊接接头CO_2腐蚀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和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含Cr质量分数为1%的Q125级套管钢焊接接头的CO2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母材和热影响区的耐CO2腐蚀性能相近,母材为回火马氏体,热影响区为回火索氏体,组织对实验钢的耐CO2腐蚀性能影响不明显。焊缝区的Cr含量较高,腐蚀产物中的Cr富集加剧,且结构致密,其更能有效的阻止阴离子的通过,从而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介质的腐蚀。电化学分析可得,焊缝区的自腐蚀电位最正,自腐蚀电流最小,不易发生腐蚀;母材区的自腐蚀电位最负,自腐蚀电流最大,母材金属将作为阳极首先发生腐蚀,焊缝作为阴极得到保护。
刘立甫武会宾王立东刘跃庭
关键词:焊接接头CO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of a High Manganese Austenitic Steel Fe–25Mn–3Cr–3Al–0.3C–0.01N被引量:5
2014年
In this paper, a Fe-Mn-Al-C austenitic steel with certain addition of Cr and N alloy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By using the SETSYS Evolution synchronous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pparatu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electron microprobe (EPMA) and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behavior microstructure 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s of this steel in air at 600-1,000 ℃ for 8 h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whole oxidation temperature range,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stages in the mass gain curves at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800 ℃ and the oxida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t temperature lower than 800 ℃. At the earlier stage the gain rate of the weight oxidized in temperature range of 850 ℃ to 1,000 ℃ are extremely lower. The oxidation products having different surface microstructures and phase compositions were produced in oxidation rea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phase compositions of oxide scale formed at 1,000 ℃ are composed of Fe and Mn oxide without Cr. However, protective film of Cr oxide with complicated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when the oxidation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800 ℃.
Xiaoyun YuanYantao YaoLiqing Chen
关键词:MICROSTRUCTURE
热处理工艺对预硬型模具钢组织转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热膨胀仪对实验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不同热处理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其组织及原奥氏体形貌进行观察,同时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组织内的碳化物进行能谱分析,研究发现,晶粒度对实验钢淬透性影响很小.880℃保温得到的铁素体组织的晶界处存在碳的Cr-Mn-Fe型化合物,少部分碳化物中还发现有Mo元素的存在,碳化物中出现Mo元素后,Cr及Mn元素含量也随之增加.这些碳化物容易诱发铁素体形核并长大,而硼元素难以抑制此类铁素体的生成.920℃保温碳化物溶入基体后,铁素体将不再产生.
武会宾周洪宝蔡庆伍陕钰毛红艳
关键词:铁素体碳化物淬透性
板带钢轧制新技术及品种研发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萎缩、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等种种困境。依靠技术设备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加强品种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已成为钢铁企业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介绍了几种有发展潜力的板带钢轧制新技术,包括无头轧制、异步轧制、薄带连铸和中厚板组织控制技术等,并以海洋工程用钢、能源用钢和现代交通运输用钢为重点介绍了目前钢铁材料品种研发的新进展,认为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推动钢铁行业继续向前发展。
唐荻赵爱民武会宾陈银莉赵征志刘强
关键词:板带钢无头轧制海洋用钢
100Cr6轴承钢贝氏体相变行为被引量:2
2016年
从热力学角度计算了实验钢贝氏体相变温度,分析了不同温度贝氏体相变规律,揭示了相变过程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两步短时贝氏体处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贝氏体相变的鼻尖温度在300~350℃之间,综合考虑相变时间和硬度,选取250℃进行等温处理为最佳工艺;在250℃保温20 min时,存在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最大值,保温时间大于20 min后其稳定性提高,在后续的冷却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在250℃等温处理50 min后升温到270℃保温5 min,相变时间为传统工艺的27%左右,显著缩短贝氏体相变时间的同时并未明显降低硬度和磨损性能。
李辉米振莉赵奇代永娟王文武
关键词:轴承钢贝氏体相变残留奥氏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