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90005)
- 作品数:7 被引量:232H指数:5
- 相关作者:曹廷求朱博文钱先航徐业坤曹春方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货币政策、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被引量:10
- 2012年
- 货币政策和银行治理作为影响银行风险的外部诱因和内部机制,都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10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银行治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分析了不同治理机制在货币政策条件下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理机制如何影响银行风险对货币政策反应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CEO权力与银行风险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性质和董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以不良贷款率衡量的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各银行治理变量影响到了银行风险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度。
- 曹廷求朱博文
- 关键词:货币政策银行治理银行风险
-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指标及其有效性被引量:4
- 2012年
-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一直是学界和监管部门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如何测度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指标并不相同。这些指标的有效性如何,之前的研究也基本未涉及。本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三种衡量方法的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充足法是最优的风险承担衡量方法;由于破产风险法与资本充足法的内在一致性,破产风险法可以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替代方法,但这种方法并未考虑银行的特殊性;由于上市银行数目太少,以及保证指标有效所需要的许多限制条件,市场法只能作为衡量风险承担的辅助方法。
- 刘海明许娟
-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破产风险
- 董事网络位置及其溢出效应:为关系支付薪酬?被引量:6
- 2012年
- 董事会是各种关系的集合,蕴含社会资本的董事关系网络必然影响个人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绩效。研究发现,在公司绩效方面,董事结构洞位置对未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结构洞位置则对本期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薪酬激励方面,董事网络与薪酬激励正相关,但仅结构洞位置影响显著。将董事薪酬分解后,文章发现仅结构洞位置关联型薪酬对未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文章推断董事网络的构建是基于个人目的而非组织目的,其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是在个人目的达到之后产生的溢出效应或激励后效。因此,给予结交更多"朋友的朋友"的董事更多薪酬会显著增加未来绩效,即董事网络的溢出效应随之产生。
- 曹廷求王营张蕾
- 关键词:公司网络
- 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被引量:22
- 2013年
-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 曹廷求朱博文
- 关键词:货币政策贷款渠道银行治理
- 官员更替、政治身份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被引量:103
- 2014年
- 基于官员更替的视角,本文检验了宏观政治环境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市委书记更替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民营企业家政治身份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比非更替年份,官员更替年份企业的风险承担更大,且这种作用不会提前或滞后。同时,更替的效应会因官员特征如来源、籍贯以及外部环境如产权保护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能够显著弱化官员更替的作用。
- 钱先航徐业坤
- 关键词:政治身份
- 信用环境影响银行贷款组合吗——基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6
- 2013年
- 本文验证了非正式制度对贷款契约的作用。以我国城商行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地区信用环境与银行贷款组合的关系,并考察了信用在不同法律保护下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信用环境越好,城商行越会发放信用贷款、个人贷款及短期贷款,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我们进一步按法律保护程度进行分组检验,表明信用环境对以上贷款的作用只在法律保护较差的地区才存在,且银行选择贷款组合时依据的情况也存在差异:在选择担保形式时,银行主要根据法律较差地区的情况进行决策,而在决定贷款性质及期限结构时则相反。
- 钱先航曹春方
- 关键词:信用环境法律保护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组合
- 银行董事会、银行贷款与货币政策传导被引量:1
- 2013年
- 从公司治理角度,董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能影响银行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行为。为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8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差异影响了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高的银行,其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和董事会会议等董事会职能行使方式差异造成的,董事会作为银行决策机构对货币政策冲击下银行贷款行为调整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朱博文程子奇
- 关键词:商业银行董事会银行贷款货币政策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