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05)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泽钧胡锦矗张明春母华强黄小富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珠海市第二中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自然保护
  • 4篇自然保护区
  • 4篇保护区
  • 3篇头骨
  • 3篇佛坪自然保护...
  • 2篇大熊猫
  • 2篇山系
  • 2篇生态习性
  • 2篇种群
  • 2篇习性
  • 2篇姬鼠
  • 1篇大熊猫种群
  • 1篇地理分化
  • 1篇地理隔离
  • 1篇动物
  • 1篇多样性
  • 1篇熊猫
  • 1篇有蹄类
  • 1篇中华姬鼠
  • 1篇社鼠

机构

  • 8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珠海市第二中...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张泽钧
  • 5篇胡锦矗
  • 4篇母华强
  • 4篇张明春
  • 3篇黄小富
  • 1篇孙宜然
  • 1篇韦伟
  • 1篇袁施彬
  • 1篇杨妤
  • 1篇樊智
  • 1篇聂永刚

传媒

  • 4篇四川动物
  • 2篇兽类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7~8月利用夹日法对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设置采集点5个。1248夹日中共捕获小型兽类247只,隶属于3目6科11属20种(另有3只竹鼠和1只鼢鼠系挖洞捕获),总捕获率达19.79%。其中,采集到的小眼姬鼠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属新分布记录。对捕获的20种小型兽类的生态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5个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在1.8608~3.2509之间,Pielou均匀性指数在0.6776~0.8515之间。利用Whittaker指数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农耕带和针叶林的相似性指数最低,其余3个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在60%以上。
韦伟张泽钧孙宜然樊智杨妤胡锦矗聂永刚刘新玉刘小兵
关键词:小型兽类多样性佛坪自然保护区
佛坪自然保护区6种有蹄动物的活动痕迹监测被引量:3
2008年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然而,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佛坪自然保护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展开了长期监测。以该保护区2000~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该地有蹄类动物(除扭角羚外)的资源动态及在生境因子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有蹄类动物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并不均衡,以三官庙区域的痕迹密度最高而以龙潭区域为最低。监测期间有蹄类动物资源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物种两两之间在海拔、坡度等生境因子的利用上大多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微生境利用模式。最后就监测对象的确定以及监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较为科学有效。
刘新玉张泽钧郑晓燕赵纳勋梁虎成阮英琴
关键词:佛坪自然保护区有蹄类生境因子
四川藏鼠兔头骨形态的种群分化被引量:3
2009年
种群分化是物种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研究微进化过程的核心内容。为探讨地理隔离对小型兽类种群分化的影响,本文系统比较了四川西部3个隔离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种群在头骨形态上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19个头骨形态指标中,岷山与邛崃山、邛崃山与凉山、岷山与凉山的藏鼠兔种群已分别在9、14及4个头骨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颧宽、眶间宽、鼻骨长等变量是导致该3个山系藏鼠兔种群头骨形态发生分化的主要变量。由于藏鼠兔在各山系内部属一较为常见的物种,分析认为其头骨形态的种群分化可能与隔离状态下局部环境差异导致的选择压力不同有关。本研究揭示了在进行藏鼠兔等小型兽类种及种下阶元划分时,除数理统计手段引入的必要外,尚应充分考虑不同地理区域种群可能已产生的局部分化。
母华强张泽钧张明春黄小富胡锦矗
关键词:头骨山系地理隔离种群分化
川西四大山系间高山姬鼠头骨特征的地理分化被引量:7
2008年
本文以我国特有的小型兽类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为例,探讨了其头骨特征在四川西部岷山、邛崃山、相岭及凉山等隔离山系中的异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系高山姬鼠头骨在多数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出各山系间至少1至多个头骨量度存在显著不同。除此之外,多元判别分析进一步将69.7%的样本正确地判归各来源山系,表明各山系高山姬鼠种群已发生了显著分化。头骨样品地理距离与判断得分距离之间的显著性正相关说明高山姬鼠种群在四川西部不同山系的头骨分化可能与空间距离有密切的联系。本项研究揭示了在根据形态特征进行姬鼠属(Apodemus)内物种阶元的划分时,必须充分考虑性状特征可能存在的地理差异。
张明春张泽钧母华强黄小富胡锦矗
关键词:高山姬鼠头骨地理分化山系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中华姬鼠及社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肥满度被广泛用于动物生长状况与环境、生存、繁殖等方面的研究。为揭示横断山脉森林环境中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肥满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原因,我们于2008年4~11月对四川省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华姬鼠和社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及不同季节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姬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其变化趋势为老年组〉成年组〉亚成年组〉幼年组;亚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在各季节间无显著差异,而在成年组则差异明显,以春季中最高。社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亚成年组肥满度在各季节间差异显著,在夏秋季中最低,同时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在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中华姬鼠和社鼠亚成年组、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与海拔无显著的线性关系。分析认为,中华姬鼠老年组个体可能在应对外界环境方面要强于幼年个体而具有最高的肥满度,成年个体肥满度的季节变化可能受食物资源季节差异和繁殖能量需求的影响;社鼠成年及老年个体能通过相应的季节性调节维持肥满度的稳定,而亚成年个体在调节方面较弱,故其肥满度在夏秋季最低。
母华强袁施彬张泽钧张明春胡锦矗
关键词:中华姬鼠社鼠肥满度年龄组
从长期监测数据看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生态习性被引量:14
2008年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濒危物种乃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针对野生种群的监测报道迄今罕见。本文以佛坪自然保护区2000~2006年大熊猫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大熊猫遗留的新鲜粪便等痕迹指标探讨了该地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生态习性。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略显缓慢增加的趋势(t=1.98,P=0.082),不同季节痕迹的海拔变化表明,该地大熊猫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生态习性。此外,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空间分布等亦与其他相关研究大致吻合,表明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有在全国其他大熊猫保护区推广利用的潜在价值。
刘新玉张泽钧郑晓燕赵纳勋阮英琴
关键词:大熊猫种群佛坪自然保护区
四川宝兴中国鼩猬的一些生物学资料被引量:1
2011年
对2008年3~11月在四川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捕获的105只中国鼩猬Neoteracus sinensis进行了解剖,测量和分析了其头骨、体长、部分脏器和胃容物,以提供解剖和测量的生物学数据。结果显示:性比(♀/♂)为1.84,平均胎崽数为5.43只±1.51只;雌雄间头骨量度无显著差异,雄性尾长和后足长明显长于雌性;雄性肝脏重量显著轻于雌性;胃食糜中发现有部分浆果和淀粉类食物,未发现植物的茎叶,主要为肉食性食物。
母华强张泽钧张明春胡锦矗
关键词:身体头骨食性
大熊猫与小熊猫生态习性的比较:食物、体型大小及系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食肉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两个物种,均特化为以竹类为生,在四川西部的横断山地同域共存。近年来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表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其在诸多形态特征上的相似乃是长期趋同进化的结果。竹子是一类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有丰富的储量及相对稳定的营养组成,保障了两种熊猫的长期续存。由于仍保留着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的典型特征,大熊猫、小熊猫对食物的消化利用率极低,两者在一些生态习性(如独栖、无冬眠、巢域普遍重叠及具有活动与休息多次交替的昼夜活动模式等)的相似可能反映了这种特殊食物的影响。此外,大熊猫和小熊猫在食性、昼夜活动节律及微生境利用上的差异与其体型大小及系统发育有关,有利于两者在川西横断山地的同域共存。
黄小富张泽钧
关键词:大熊猫小熊猫生态特性体型大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