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070)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鹏孙炜锋丰成君谭成轩秦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地应力
  • 2篇地应力测量
  • 2篇应力测量
  • 2篇水压致裂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地质研究
  • 1篇电感
  • 1篇东段
  • 1篇断层
  • 1篇断裂带
  • 1篇致裂
  • 1篇山东段
  • 1篇实时监测
  • 1篇首都圈
  • 1篇首都圈地区
  • 1篇水压致裂法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断层
  • 1篇郯庐断裂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2篇秦向辉
  • 2篇谭成轩
  • 2篇丰成君
  • 2篇孙炜锋
  • 2篇张鹏
  • 1篇吴满路
  • 1篇陈群策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及其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为提高首都北京的地质安全,在探索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地震地质研究中应用思路方法的基础上,制定首都圈地区深孔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总体规划,通过不同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实时监测以及测量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首都圈地区地壳浅表层现今地应力环境,捕捉中强地震发生的地应力前兆异常。平谷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全程记录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及其前后地应力大小和地下水位相对变化,尤其是大地震发生的前兆应力变化,为地震地质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通过首都圈地区不同关键构造部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及2012年和2013年唐山及其周围地区地震发震背景的综合研究,发现唐山—滦县—昌黎一带,尤其是昌黎地区,现今构造活动异常,需要重点关注其未来发展趋势。
谭成轩张鹏丰成君秦向辉孙炜锋陈群策吴满路
关键词:首都圈地区地震地质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深孔地应力测量及其现今活动性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已有的地表调查和GPS位移测量、深部震源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山东段现今活动性表现为顺时针压扭性活动特征。为揭示郯庐(郯城-庐江)断裂带山东段地表和深部之间地壳浅表层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现今地应力状态和活动特征,在鲁东北部花岗岩地区开展了600 m的钻探工程与地应力测量工作。钻探岩芯编录初步揭示地壳浅表层岩体结构特征,随深度系统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现今水平主应力起主导作用,易于断层走滑作用发生,且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反映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现今活动特征为压性兼右旋走滑,与地表和深部已有研究成果相吻合。研究成果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现今活动性研究补充了新的资料。
张鹏秦向辉丰成君孙炜锋谭成轩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走滑断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