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113)
- 作品数:9 被引量:320H指数:7
- 相关作者:林舸龚纪文席先武王岳军闫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型方法——数值模拟软件FLAC介绍被引量:87
- 2002年
- FLAC软件是进行应力与变形的一种专业软件 ,特别适合求解岩土力学工程中非线性的大变形问题 ,在地质构造及块体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FLAC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龚纪文席先武王岳军林舸
- 关键词:FLAC岩土力学地质力学应力
- FLAC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 各种数值分析技术的引入与广泛应用,对促进地学定量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仁,1994).由于吸取了早期多种数值方法的优点,两种新型的数值分析方法:拉格朗日元法和流形元法尤其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显式差分FLAC(Fa...
- 杨立强张中杰林舸王岳军
- 文献传递
- 利用锆石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进行沉积物源区示踪的综合研究被引量:102
- 2003年
- 通过盆地碎屑沉积物分析示踪源区,进而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盆地沉积物中的锆石不但分布广泛,而且稳定性极强,因而能保存大量的源区信息。随着锆石裂变径迹及U-Pb年龄谱分析等新测试技术的发展,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龄分析已成为盆地沉积物源区示踪的重要探针。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目前在综合利用锆石的形态、成分组成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物源示踪的一些主要进展。由于物源示踪的复杂性,在利用锆石进行物源示踪时,应充分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密切结合其它物源示踪方法。
- 闫义林舸李自安
- 关键词:盆地沉积物锆石区域构造演化物源示踪
- 北票盆地侏罗纪砾岩沉积特征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8
- 2001年
- 陆相盆地充填沉积物中砾岩沉积特征分析是示踪物源及反演源区构造演化背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辽西北票盆地侏罗系的砾岩层沉积特征及砾岩的分散型式分析发现,北票盆地砾岩的沉积特征明显受到火山作用的影响,物源主要以盆地前期或同期火山岩及西缘前中生代沉积地层和变质岩系为主,砾石成分组成自下向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与盆地两次大的火山-沉积作用旋回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从沉积早期以火山岩砾石为主向晚期以沉积岩及变质岩砾石为主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晚期及晚侏罗世晚期砾岩主要为复成分砾岩,松散堆积,填隙物主要为泥砂质.分散型式为混合型,应为盆地在侏罗纪经历的两次大的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中侏罗海房沟组巨厚的粗砾岩沉积对应于盆地西缘的一次快速隆升事件。
- 闫义林舸陈卓
- 关键词:陆相盆地砾岩侏罗纪区域构造演化
- FLAC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5
- 2002年
- FLAC是以拉格朗日差分法为基础的一种数值模拟应用软件,主要用于岩土力学工程。近年地质学家将其应用到地质构造和块体运动学、动力学研究中,以证实或证伪地球学家们提出的相关地球动力学模型。本文初步介绍了FLAC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它在国内外地质学上的几个应用实例。
- 龚纪文崔建军席先武林舸
-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
- 利用断层位移模式确定断层发育史的一种方法被引量:4
- 2003年
- 断层位移是断层多次滑动的累积产物,包含着断层成核、扩展和连接的信息。该文提出利用断层位移模式从观测的断层位移数据中分析断层发育史。以大港油田滩海区张东断层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各沉积期的断层位移量自上而下出现小—大—小—次大的变化趋势,在中新统馆陶组沉积期达到最小,代表着构造相对宁静的转折期;新第三纪的断层扩展参数接近1,明显要比老第三纪的小,表明从所处盆地老第三纪强烈的断陷阶段到新第三纪以来超大范围的坳陷阶段,断层活动强度明显减弱;渐新统东营组沉积期是造成张东断层现今累积位移量侧向变化的主要时期,断层位移量达到最大,而同期的位移量侧向变化也最大。
- 单业华李志安林舸
- 关键词:大港油田
- 土钉支护的优化设计被引量:4
- 2007年
- 用Flac软件对现有常规设计的土钉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其对土钉支护设计的可行性;用Flac软件对无支护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土体应力和位移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和计算,求得坡体最危险滑移面的位置和形状。根据求得的最危险滑移面的形状和位置,根据不同坡高采用最佳土钉长度,以达到优化设计,并用Flac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土钉支护后,整个开挖面是稳定的,并且位移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一致,表明用Flac对土钉支护的最危险滑移面进行模拟计算是可行的。
- 胡焕校彭海刘静龚纪文
- 关键词:土钉支护优化设计滑移面
- 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9
- 2006年
- 质谱和质谱-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多呈单峰型,主峰碳多为C21-C24,无明显奇偶优势。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因素的控制,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低,而伽马蜡烷含量高,指示着半咸水-咸水甚至盐湖相的强还原水体环境;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稍高,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指示着淡水-微咸水的还原环境。奇偶优势比、碳优势指数、C32藿烷22S/(22S+22R)、C29甾烷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基本上达到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生成。
- 刘士林李原郭利果林舸龚发雄周叶
- 关键词:沉积环境成熟度油源对比
- 华北陆块岩石圈减薄作用:热薄化与机械拉伸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1
- 2004年
- 针对华北陆块岩石圈减薄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开展了一系列二维定量数值模拟研究。其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岩石圈热传导和放射性生热条件下,岩石圈底部地幔热流(mantlethermalflux)的增加能导致岩石圈内热状态的明显改变,导致早古生代以来华北岩石圈厚度的巨大变化,当地幔热流达到35~40mWm-2,华北陆块的岩石圈厚度将减薄至100km以内。单纯的机械拉张同样能导致岩石圈厚度的薄化,但岩石圈厚度的减薄相对有限。即使拉张伸展率达25%,其岩石圈厚度最大减薄至150km。因此通过数值模拟的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即华北陆块岩石圈厚度的减薄主要受制于岩石圈内热状态的变化,以热侵蚀的减薄方式为主,机械拉张作用可能对华北陆块岩石圈厚度的减薄作用有一定贡献。
- 林舸Y.H.Zhang王岳军郭锋范蔚茗阎义
-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幔热流华北陆块
- 海南岛前寒纪岩石圈演化的记录:基性岩类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19
- 2001年
- 海南岛前寒武纪基性岩类具有的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海南岛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石圈的演化史。古中元古代时,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为大洋型火山岛弧低钾拉斑玄武岩,明显具有镁铁质-玄武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高度亏损的地幔;与之同时代的琼西,则为一套具洋底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的过渡型玄武岩,是古俯冲带上部地幔楔和自消减带卷入地幔楔地壳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端元部分熔融产物,具低亏损地幔特征,产生于弧后(或弧间)盆地环境;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和古中元古代琼中屯昌变基性-超基性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为两套具不同时代、源区相异、构造环境不同的岩石类型,中新元古代的琼西变基性-超基性岩具铁镁质-超铁镁质科马提岩特征,来源于较高亏损的地幔,产于大洋板块边缘的构造环境。据此,可以推测,海南岛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至少经历了古中元古代的古板块俯冲、中新元古代的裂解二次事件,并伴随洋盆的出现。
- 许德如林舸梁新权陈广浩唐红峰
- 关键词:前寒武纪岩石圈演化基性岩元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