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7EYC062)
-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劲松贺小林陈璐陈婷婷金太军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利益分析视角下我国农民政治冷漠的原因剖析被引量:3
- 2008年
- 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是导致农民政治冷漠的根本原因,乡镇政府以国家利益至上是导致农民政治冷漠的推动力量,村委会利益目标迷失是导致农民政治冷漠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围绕农民的利益为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各种农村利益团体让农民自己维权,以及树立以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 郑永兰房秀菊
- 关键词:农民政治冷漠以法治国
- 论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中西价值冲突及其消解被引量:6
- 2008年
- 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全球问题的出现,全球治理已成为必然。人类进入了一个全球治理时代,也就进入了一个多价值观共存的时期,作为主流价值的我国政府价值观将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西方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观及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的价值观长期共存。然而中西方的价值观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价值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政府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兼收并蓄的策略,求同存异,在顾全大局中求共同发展,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公共问题。确立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全球共同价值观、实现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中西价值观互动,是消解全球治理价值冲突的两个重要手段。
- 张劲松
- 关键词:全球治理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
-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载体,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有利条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 贺小林武国航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组织农民利益
- 论仇富现象的原因及化解被引量:7
- 2009年
-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产生了一批"新贵阶层"。他们走在中国经济的最前沿,引领社会经济潮流。可是,"新贵阶层"却日益被社会排斥,甚至成为穷人仇视的对象。导致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源分配不公和财富积累的不合法。化解仇富,实现分配公平正义,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疏通阶层流通的社会渠道;从微观主体着手,发展后现代公共行政;释放民间力量的潜力,创新发展慈善事业。
- 张劲松陈璐
- 关键词:仇富现象
- 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及其消解被引量:6
- 2008年
- 贫富差距则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大障碍。当前我国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区域发展失衡、阶层比例失调等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了多重障碍。和谐社会语境下贫富差距消解的对策包括:实现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促进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引导社会阶层的和谐共进等。
- 张劲松贺小林
- 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消解
- 论公共危机发生后农民工权益的保障被引量:3
- 2008年
- 公共危机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农民工的权益往往最先受损。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的健康和生存保障主要建立在乡土社会基础上,这是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两个重要因素。农民工对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争夺往往也处于弱势。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将农民工纳入保障的范围之内。因此,保障公共危机发生后农民工的权益,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解决农民工的国民待遇、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构建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构建保障全社会利益的公共财政体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构建官员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绩评估制度。
- 金太军陈璐
- 关键词:公共危机农民工权益保障风险社会
-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被引量:2
- 2008年
-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地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决定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共财政的有效干预。现阶段,我国的公共财政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上还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因而,加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才能建设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王倩
-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公共财政
- 论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的消解被引量:3
- 2008年
-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强烈与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短缺,是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内在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政体制对农村资源的汲取产生了路径依赖,二是现代公共财政的制度缺失制约着国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消除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应该从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着手。公共财政保障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并确保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 张劲松
-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政府供给
- 区域政府:从行政区经济到经济区经济转变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1
- 2008年
- 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致使经济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区域政府的构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独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鼓励建立各类跨地区的民间组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建立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等。
- 张劲松
- 关键词:区域政府行政区经济经济区经济
- 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欠及其改善——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乡为主体转到以县为主体。政策的变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经费投入缺欠的顽症,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模型分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结论是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督、提升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激励、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委托代理下的各投入环节的制度体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范式。
- 张劲松
-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