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13A530712)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周彩荣梁欢欢王晓松王海峰詹自力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汽液平衡
  • 2篇热力学
  • 2篇羧甲基纤维素
  • 2篇纤维
  • 2篇甲醇
  • 2篇碱液
  • 2篇废碱
  • 2篇废碱液
  • 2篇氨酸
  • 2篇NRTL模型
  • 1篇液相
  • 1篇液液平衡
  • 1篇液液相平衡
  • 1篇异丙醇
  • 1篇异丙酯
  • 1篇粘胶
  • 1篇粘胶纤维
  • 1篇乳液
  • 1篇树脂吸附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周彩荣
  • 2篇王海峰
  • 2篇梁欢欢
  • 2篇王晓松
  • 1篇张丽
  • 1篇李白杨
  • 1篇詹自力
  • 1篇徐敏强
  • 1篇李文俐
  • 1篇段晓艳

传媒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喷胶棉黏合剂纯丙乳液的研制
2014年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用于喷胶棉黏合剂纯丙乳液.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复合乳化剂用量、复合乳化剂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软硬单体质量比为2.2∶1,乳化剂用量为3.5%,复合乳化剂配比为2∶3,引发剂用量为0.7%,交联剂用量为1.75%,反应温度为78~85℃,反应时间为150min,搅拌速率为250r/min时,得到的纯丙乳液耐水性和柔韧性能最佳.
段晓艳周彩荣
关键词:喷胶棉纯丙乳液黏合剂
甲硫氨酸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以热重分析法(DTA-TGA)对甲硫氨酸的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规律进行了考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甲硫氨酸在熔融过程中伴随着分解反应。在氮气气氛下使用DTG-60和DSC-60热分析仪,升温速率分别控制为5、10、15、20、25K·min^(-1),实时在线分析甲硫氨酸样品的TG-DTA曲线,运用Flynn-Wall-Ozawa积分法、Kissinger最大速率法和?atava-?esták积分法对甲硫氨酸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得出甲硫氨酸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s为155.59kJ×mol^(-1),指前因子的对数值lg As为194.06min^(-1)。确定出甲硫氨酸热分解反应的机理为化学反应,并得到热分解机理函数的积分式G(α)=-ln(1-α)。此外,热分解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热分解过程中,焓变ΔH为1604.52kJ×mol^(-1),熵变ΔS为1787.7J×mol^(-1)×K-1,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ΔG为618.437 kJ×mol^(-1)。甲硫氨酸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为甲硫氨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牛芊周彩荣詹自力
关键词:甲硫氨酸热分解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由化纤厂废碱液制备羧甲基纤维素被引量:2
2015年
以某化纤厂的废碱液和木浆粕为主要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选择梯度升温和添加助剂的方式来提高CMC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化纤厂废碱液和制备CMC的方法.为了提高CMC的性能,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醚化过程梯度升温方式、碱化阶段添加尿素、硅酸钠以及醚化阶段添加四硼酸钠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工艺条件:醚化反应三阶梯度升温(一阶温度55℃、二阶温度70℃、三阶温度80℃),碱化阶段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3%的尿素和质量分数为5%的硅酸钠,醚化阶段添加质量分数为6%的四硼酸钠.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CMC的黏度为2 486.7 MPa·s、取代度为0.65、酸黏比为0.416、盐黏比为0.547,较未改性前的上述性能分别提高了97.17%、23.63%、57.53%和45.55%.
周彩荣徐敏强王晓松王海峰
关键词:粘胶纤维废碱液羧甲基纤维素
常压下甲醇-聚甲氧基二甲醚二元体系汽液平衡被引量:5
2016年
在101.3 k Pa恒定压力下,采用改进的Rose汽液平衡釜测定了甲醇-DMM3(聚甲氧基二甲醚,聚合度为n,即DMMn)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并对汽液平衡数据进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定数据符合Gibbs-Duhenm的热力学一致性。用Aspen Plus v7.1计算机软件,分别对Wilson、NRTL、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进行关联,由最大似然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回归出相应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将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得到关联值与实验值的温度和汽相组成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小于0.65 K和0.0065。为化工数据库增添了内容,也为含甲醇、DMM3体系的工程设计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丰阳梁欢欢周彩荣
关键词:汽液平衡甲醇热力学模型
棕榈酸异丙酯+异丙醇+水三元物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2
2017年
用平衡法测定测定了常压下棕榈酸异丙酯+异丙醇+水三元混合物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通过AspenPlus软件,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对该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了该三元物系的二元交互参数,并用回归得到的模型参数,对该三元物系的液液相平衡进行了关联,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NIQUAC模型能够很好的关联实验数据,其平均相对误差ARD小于NRTL模型的ARD。为棕榈酸异丙酯的分离提纯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缺少的工程基础数据。
郭美圆周彩荣
关键词:液液平衡棕榈酸异丙酯异丙醇NRTL模型
己二酸二甲酯反应精馏塔的模拟
2017年
使用Aspen Plus软件,对以己二酸和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制备己二酸二甲酯的反应精馏过程进行了模拟.以己二酸二甲酯的质量分数为考察目标,通过Aspen Plus软件中的设计规定、灵敏度分析、塔板和填料的设计与校核,确定优化结果为:己二酸的转化率为98.57%,塔釜内己二酸二甲酯的质量分数为77.4%,流率为66.26 kmol/h;理论塔板数为25,塔径为0.535 m;己二酸和甲醇分别由12级和14级塔板处进料,进料流率比和回流比分别为0.355和2.5;冷凝器和再沸器热负荷分别为-1 153.79 k W和1 248.93 k W;塔内最大液泛因子为0.072,塔段压降为9.103 k Pa,最大降液管液位/板间距为0.325.
周彩荣王青云
关键词:己二酸二甲酯反应精馏
废碱液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流变性
2015年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改性后的CMC在其溶液质量分数为1%~2%、温度为18~36℃范围内的表观黏度数据。根据Ostwald-Waele模型得出,CMC溶液呈现出假塑性的流变行为和特征,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假塑性愈强。使用数学模型考察了温度和质量分数对流变特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的影响,以及温度和质量分数联合作用对表观黏度的影响,其T-n、C-n、T-m和C-m以及ηa-T-C之间符合n=n1+k1T、n=n2exp(k2C)、m=m1exp(k3T)、m=m2exp(k4C)和lnηa=lnA0+K0C+Ea/RT的关系。
王海峰王晓松周彩荣
关键词:废碱液羧甲基纤维素流变性
D3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甘氨酸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树脂 D301对水溶液中甘氨酸的吸附行为。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为pH 7.5,温度35℃,时间45 min,吸附剂用量为0.1 g,在此条件下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794.81 mg·g-1。同时探究了 D301对甘氨酸溶液吸附的热力学行为,测得了303.15~318.15 K 温度范围内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方程对此进行拟合,并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得到吸附过程中ΔHθ、ΔGθ、ΔSθ值和吸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等温吸附平衡符合 Langmuir 等温线模型,其ΔHθ=134.75 kJ·mol-1,ΔGθ=-6.312 kJ·mol-1,ΔS?=450.806 J·mol-1·K-1,Ea为81.27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D301对甘氨酸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共存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李文俐周彩荣
关键词:甘氨酸热力学动力学
甲缩醛-甲醇二元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6
2015年
用改进的Rose平衡釜测定恒压下(99.9 k Pa)甲缩醛-甲醇二元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用Herrington检验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对Wilson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模型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实验数据相比较,用Wilson模型预测的汽相组成其相对平均偏差为7.99%,温度平均偏差为0.12 K;NRTL模型的偏差分别为7.66%和0.22 K。结果表明用两种模型参数预测二元系的泡点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
周彩荣张丽梁欢欢李白杨
关键词:汽液平衡甲缩醛甲醇NRTL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