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g189)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卢小琴陈建红吴倩妮更多>>
-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洈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洈水森林公园因拥有大面积森林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加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的结合,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洈水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本底资源丰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洈水森林公园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管理落后、缺乏特色资源等问题,提出了实施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
- 卢小琴
-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针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根据其近25年的入境旅游接待数据,分析了客源市场的地理空间结构和游客在省内的流向,认为湖北入境旅游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客源国分布广泛但游客入境后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及恩施三地,得出湖北入境旅游市场具有发展势头强劲、抗风险能力较强,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合理、入境游客在省内高度集中等特征。进而提出了拓展市场范围,加强宣传,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和进行区域合作等优化对策。
- 卢小琴
- 关键词:入境旅游地理集中指数
- “宜荆荆”区域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宜昌、荆州、荆门构成的"宜荆荆"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优势,而且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分布密集、历史意义突出。但是目前该区域红色旅游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加之景区旅游营销宣传不足,使得"宜荆荆"红色旅游发展势头显得后劲不足。提出应实行区域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打造"红色水乡"形象,营造红色旅游环境,将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相融合,大力开发红色旅游商品,实现其由革命圣地向旅游胜地的转化。
- 卢小琴吴倩妮
-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开发
- 基于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的“宜荆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宜荆荆"是指湖北省的宜昌、荆州和荆门三地。利用GDP、人口规模等指标对"宜荆荆"三地的城市发展现状与规模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三地的城市特色,表明三地都处于城市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好。基于此,提出了"宜荆荆"区域旅游合作的抱团发展,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制定惠民政策,开展联合营销等构想。
- 卢小琴陈建红
- 关键词:城市生命周期区域旅游合作
- 基于4P理论的荆州旅游市场营销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荆州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收入却与周边城市差距显著。根据市场营销的4P理论对荆州的旅游市场营销进行了分析,发现荆州旅游市场存在着产品单一、促销方式缺乏新意、渠道不适合市场需求等限制荆州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开发多种产品、直接与间接渠道相结合、创意宣传等营销策略。
- 卢小琴
-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