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5405)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健冉斌何赏璐王浩淼于丹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公路
  • 4篇智能交通
  • 3篇高速公路
  • 2篇支持向量
  • 2篇向量
  • 2篇路网
  • 2篇驾驶
  • 2篇交通工程
  • 2篇交通流
  • 1篇道路网
  • 1篇道路网络
  • 1篇动态加载
  • 1篇短时交通量预...
  • 1篇多式联运
  • 1篇信任
  • 1篇信任网络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平台
  • 1篇行程车速
  • 1篇英文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威斯康星大学...

作者

  • 6篇张健
  • 5篇冉斌
  • 2篇何赏璐
  • 2篇王浩淼
  • 2篇赵玮
  • 1篇李锐
  • 1篇周雪梅
  • 1篇冯璇
  • 1篇徐良杰
  • 1篇张佐
  • 1篇崔健
  • 1篇杨达
  • 1篇邱小平
  • 1篇李梦甜
  • 1篇于丹
  • 1篇葛志鹏
  • 1篇汪济洲
  • 1篇杜虎
  • 1篇杨彬彬
  • 1篇刘梅

传媒

  • 4篇交通运输系统...
  • 2篇Journa...
  • 2篇交通信息与安...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被引量:18
2015年
在解析城乡公交特性,建立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与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应用面向乘客需求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基于集对分析法(SPA)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以慈溪市城乡公交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法在评价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上是可行的.
周雪梅石云林刘梅杜虎
关键词:城乡公交服务质量
Role of street patterns in zone-based traffic safety analysis被引量:5
2015年
Although extensive analyses of road segments and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urban road networks have examined the role of man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crashes, the explicit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safety remains underexplored. Based on a zone-based Hong Kong database, the Space Syntax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patterns and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treet patterns and zone-related factors in zone-based traffic safety analysis. A joint probability model was adopted to analyze crash frequency and severity in an integrated modeling framework and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patterns, speed, road geometry, land-use patterns, and temporal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The vehicle hours was also included as an exposure proxy in the model to make crash frequency predic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joint probability model can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ne-based traffic safety and various other factors, and that street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ash frequency prediction.
郭强裴欣姚丹亚黄仕进
关键词:区域交通城市道路网络土地利用模式
省域高速公路网运营与服务信息化平台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高速公路网运营与服务的信息化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问题。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运营是涉及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以国内外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经验为鉴,以高速公路网运营与服务信息化中"人"的需求为导向,对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对象进行归类,并分析各对象的数据和功能需求;分别从技术选择、系统开发、设计方法、平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平台设计的原则;建立了"信息感知平台——数据中心——业务应用平台"的三层闭环式信息化平台架构,辅以标准体系和运行维护系统,以保障平台的有序和高效运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台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何赏璐冉斌张健王浩淼
关键词:智能交通信息化平台高速公路网
Travel modal choice analysis for traffic corridors based on decision-theoretic approaches被引量:1
2016年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mpts travellers to choose multiple transportation modes, such as private vehicles or taxi, transit(subways or buses), or park-and-ride combinations for urban trips. Traffic corridor is a major scenario that supports travellers to commute from suburban residential areas to central working areas. Studying their modal choice behaviour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s. On one hand, it will guide the travellers to rationally choose their most economic and beneficial mode for urban trips.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help traffic operators to make more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enhance the share of public transi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produce mor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 analyze the travel modal choice, a generalized cost model for three typical modes is first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each different travel alternative. Then, random utility theory(RUT) and decision field theory(DFT) are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ow travellers make their mode choices. Further, som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modal choice behaviour are discussed as well.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 field test in Beijing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the real-time data and estimate the model parameters.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show new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vel mode choice on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郭伟张毅尤佳轩胡坚明裴欣
关键词:交通走廊多式联运
基于老年人出行能力的高铁交通枢纽换乘系统评价及仿真
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了出行便利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换乘过程的复杂程度。预计到2035年高铁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成为远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现有交通枢纽尤其是高铁枢纽换乘布局及服务很少考虑老年乘客的特殊生理与心理特征...
赵玮
关键词:高速铁路交通枢纽换乘系统
基于组合赋权理论的高速公路多源信息融合算法被引量:3
2015年
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的多元信息采集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识别与融合分析,并获得精度更高、可靠性能更好的数据尤为迫切。为更好地研究该问题,笔者分析了手机、卫星定位和路侧交调信息采集手段的技术特点,构建多源采集数据的融合环境,利用主、客观赋权法分别对3种采集手段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采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判断主、客观赋权法的一致性,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修正主、客观赋权法之间的不一致性,以组合主、客观赋权法的思想构建高速公路区间行程车速融合算法,兼顾主客观信息对权值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发现融合车速计算误差在±10km/h内的精度可达96%,保证了多源信息融合后的高速公路区间行程车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杨彬彬李锐张健王浩淼葛志鹏
关键词:智能交通数据融合算法组合赋权法
基于微博的交通事件提取与文本分析系统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来,受到公众广泛欢迎的微博,不仅是人们良好的社交工具,而其所蕴含的大量数据,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也很有价值。针对节假日期间,公众可能在微博上发表的有关交通流、交通事件等信息,开发了1套基于微博的节假日突发交通事件提取与分析系统,旨在高效抓取并提取出交通主题相关微博,以利于分析交通状况,评估交通参与人的情感状态等。
崔健冯璇张佐
关键词:交通事件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支持向量机
公路车辆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车辆交互行为建模(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为提高微观交通流模拟的准确性,分别建立加速度模型来模拟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在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中的跟驰行为,所建模型能够反映车辆之间的交互特性.自主性换道准备过程起点和终点的样本数据从NGSIM实际车辆轨迹数据集中提取.换道车辆加速度模型假定为线性加速度模型,潜在后随车辆加速度模型参考最优速度模型建立,最优速度定义为潜在前导车速度的线性函数.分别对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加速度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假设检验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2种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与同类车辆跟驰模型的标定结果相比,训练和测试误差可以接受.此外,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微小的观测误差不会导致换道车辆和潜在后随车辆的跟驰行为发生剧烈变化.
聂建强张健冉斌
基于深度学习DBN算法的高速公路危险变道判别模型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危险变道过程影响交通安全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DBN(deep belief netw orks)算法与分类分析方法的新型危险变道量化判别模型,以解决现存车辆变道过程不可被量化分析及准确判别的问题.招募28名被试者,利用模拟器仿真平台开展实际场景下试验,获取详细的车辆行驶数据及驾驶环境数据作为训练的模型输入.采用SVM算法作为输出层的分类器,建立了DBN-SVM判别模型及基于样本下模型的一般训练方法.该模型的识别精度为93.78%,较朴素贝叶斯模型和BP-ANN神经网络分别提高20.11%和14.45%,并且调整参数后判别结果稳定.DBN-SVM模型可以根据驾驶员历史驾驶数据对即将发生的危险变道做出预测及判别,对驾驶员提出警告,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该研究为车联网环境下变道判别及警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赵玮徐良杰冉斌汪济洲
关键词: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车联网
基于安全距离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研究被引量:19
2015年
随着交通拥堵状况日益显著,整体交通安全性下降,交通事故率逐渐增大.基于提高驾驶安全性考虑,细化元胞长度,引入被广泛证明在描述车辆驾驶行为方面具有很高精度的Gipps安全距离规则,对Na Sch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一个新的基于安全距离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评估,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评估结果显示,新建立的模型相对Na Sch模型精度更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现交通流特性,再现实际交通中的自由流、同步流及拥堵流等交通现象.此外,还发现驾驶员对前车最大减速度估计过高时,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而驾驶员对自身车辆最大减速度估计过高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道路的通行能力,但是很可能会造成不安全的驾驶行为,增加了事故率.
邱小平于丹孙若晓杨达
关键词:公路运输元胞自动机驾驶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