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6-22)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玉玲蒋伟陈素华孙秀威冯占军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73和p5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家族成员p73和p51在结构上与p53具有高度同源性,影响细胞转录和凋亡的功能与p53相似。目的:研究p73和p5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73、p51mRNA表达,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73、p51A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73:71.7%对5.0%,P<0.01;p51A:46.7%对11.7%,P<0.01);p51B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0.7318±0.3628对0.6836±0.3516,P>0.05)。p73、p51AmRNA表达阳性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显著低于p73、p51AmRNA表达阴性者(p73:3.2%±2.5%对5.5%±2.8%,P=0.003;p51A:2.6%±2.3%对4.9%±2.7%,P=0.001)。p73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51AmRNA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p73、p51A基因表达上调,两者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p73过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有关。
- 蒋伟孙秀威陈素华冯占军陈玉玲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P73基因基因肿瘤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