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590)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剑勇杨亚军刘玉荣刘希望程培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对给定化合物及其结构类似物有着特异选择性的理想材料,其作为一种选择性吸附剂在对映体或立体异构体分离、固相萃取、化学传感器和模拟生物传感器及催化生物反应工程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的一般过程;同时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氯霉素、克仑特罗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分析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杨亚军李剑勇
-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药物分析
- 分子印迹色谱柱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亲和筛选及鉴定
- 以已知活性的药物[M+H]313为模板,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以此装填了液相色谱柱,对中草药复方的分部位提取物进行亲和分离,得到[M+H]249的亲和性成分,推测其为槐定碱或苦参碱。应用在线MIP液相色谱柱和...
- 杨亚军李剑勇刘希望李冰张继瑜周绪正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刘玉荣
- 关键词:分子印迹中药复方制剂液相色谱苦参碱
- 文献传递
- 分子印迹色谱柱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亲和筛选及鉴定
- 目的对中药及其复方的分部位提取物的有效成分进行亲和分离,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已知活性的药物[M+H]+313为模板,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装填液相色谱柱,对中药分部位提取物进行亲和分离;对亲和性成分应用在线M...
- 杨亚军李剑勇刘希望李冰张继瑜周绪正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刘玉荣
-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液相色谱苦参碱
- 文献传递
- 苦参碱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综述了苦参碱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探索苦参碱的抗病毒机制、苦参碱在临床中的合理利用以及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
- 程培培李剑勇杨亚军刘希望
- 关键词:苦参碱抗病毒
- 奥司他韦快速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011年
- 目的建立奥司他韦(OS)的快速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硅胶GF254薄层板,甲醇-醋酸乙酯-甲苯-三乙胺(2∶4∶2∶1)为展开剂,UV254 nm下检视;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为0.4 ml.min-1,以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对OS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展开后,254 nm下出现暗斑,Rf约为0.5;OS准分子离子峰[M+H]+m/z313.30,子离子m/z166.20和208.20分别为定量离子和辅助定性离子,在5~16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9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99.89%和98.9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OS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 刘玉荣杨亚军李剑勇李冰
- 关键词:奥司他韦薄层色谱
-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被引量:2
- 2008年
-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最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
- 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才学鹏
-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
- 非生物学药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分子印迹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是4种常用的非生物学药物筛选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每项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以期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抗病毒等筛选难度大的药物筛选领域。
- 刘玉荣李剑勇杨亚军
- 关键词:药物筛选分子印迹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