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027)

作品数:9 被引量:99H指数:4
相关作者:胡晓江彭向东王丽杨莉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接种
  • 4篇疫苗
  • 4篇高校
  • 3篇疫苗接种
  • 3篇麻疹
  • 2篇预防接种
  • 2篇接种率
  • 1篇大学生
  • 1篇信念模式
  • 1篇信任
  • 1篇信任风险
  • 1篇性感
  • 1篇学生保健
  • 1篇学生保健服务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安全
  • 1篇医患
  • 1篇医患信任
  • 1篇乙肝
  • 1篇疫苗接种率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胡晓江
  • 6篇彭向东
  • 3篇王丽
  • 1篇肖索未
  • 1篇徐晓新
  • 1篇刘鹏
  • 1篇杨莉
  • 1篇张颖
  • 1篇陈彬莉

传媒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风险灾害危机...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校属性对麻疹疫苗接种活动影响的定性调查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高校之间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l immunization activity,SIA)MV接种率差异的原因,为开展高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某市10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校MV SIA实施情况进行访谈,定性分析MV接种率差异及其原因。结果 10所高校2017年MV SIA的接种率分别为54%,96%,95%,97%,81%,93%,13%,12%,10%,21%,本科院校远高于专科院校,公办本科院校高于民办,省属公办本科院校高于部属,部属高校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体制、隶属关系不同,导致医疗资质、风险认知、校地关系等差异,进而影响高校疫苗接种工作的实施。结论高校的不同属性是导致MV SIA接种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建议将高校属性差异纳入免疫规划决策考虑范围,完善高校预防接种政策,加强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风险沟通,改善高校与属地卫生部门的工作关系。
张馨怡胡晓江彭向东王丽
关键词:麻疹疫苗接种学生保健服务
北京市城市社区≥70岁体弱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70岁体弱老年人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8个街道14个社区选取≥70岁、有一项以上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障碍的本地户籍老年人,调查过去一年自报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58名调查对象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为21.2%(95%CI:17.8%-24.6%)。中重度失能(OR=0.43,95%CI:0.21-0.86)、住所有外出障碍(OR=0.59,95%CI:0.35-0.98)、退休前在国有/集体企业(OR=0.38,95%CI:0.17-0.84)或事业单位工作(OR=0.34,95%CI:0.15-0.76)、独居(OR=0.38,95%CI:0.15-0.95)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有轻微失能、住所无外出障碍、退休前在党政机关/军队工作、与5个或以上家人同住的老年人。每月门诊就医≥1次(OR=2.61,95%CI:1.43-4.78),或受过小学/非正规教育(OR=2.30,95%CI:1.06-4.97)的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显著高于从未或很少到门诊就医,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结论北京市社区≥70岁体弱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低,建议制定能够有效提高该老年群体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预防接种宣传及服务策略。
萨支红王丽王丽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老年人
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2010年全国麻疹减毒活疫苗补充免疫活动接种率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在2010年9月全国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y,SIA)中的接种率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自编问卷,对北京市2010年某高校所有家中有MV SIA适龄儿童(即2010年9月儿童年龄为8个月到14周岁之间)的教职工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在563名适龄儿童的有效样本中,MV SIA接种率为54.5%。在家的儿童与在幼儿园的儿童相比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OR=2.14,95%CI:1.23~3.72)。常规免疫差与常规免疫好的儿童相比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较大(OR=4.65,95%CI:1.49~14.48)。预防接种的有效性(OR=3.35,95%CI:1.24~9.06)、接种服务的可靠性(OR=2.02,95%CI:1.16~3.53)的信任度较低者,其子女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向专业人士(OR=2.67,95%CI:1.52~4.69)、非官方网络(OR=2.35,95%CI:1.35~4.11)寻求预防接种信息者,其子女不接受MV SIA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北京某高校教职工适龄子女2010年MV SIA的接种率远低于全市目标人群的平均接种率。信任因素、组织因素以及民间网络信息等直接影响到其子女是否接种。
陈彬莉肖索未胡晓江萨支红彭向东
关键词:麻疹接种率
健康行为理论:从健康信念模式到风险认知和健康行为决策被引量:51
2014年
追溯西方健康行为理论产生时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不难发现,历史上发达国家经历的许多问题(如控烟、人口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食品药品和疫苗安全问题等),在我国当下也同样需要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健康行为的相关研究,越来越重视运用以理论为依据的方法。
彭向东褚勇强萨支红胡晓江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制度改革被引量:8
2014年
随着我国预防接种规模的不断增加,基于药品安全风险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而对不良反应的补偿制度尚须进一步改革。本文分析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特征,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制度在补偿资金、补偿程序、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归纳出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补偿模式,最后提出应更多地借鉴美国的救济基金和瑞典的责任保险模式的经验,并从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明确和简化补偿程序、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及扩大一次性补偿之外的可持续补偿对我国现有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补偿制度进行优化。
刘鹏彭向东
关键词:风险社会药品安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高校为什么停止统一接种?——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从政策执行视角分析某市高校预防接种实施的情况,以及安徽"泗县疫苗事件"如何影响高校预防接种的实施,探索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预防接种的路径。方法:采用案例研究,对15位重点知情人进行深度访谈,并针对高校学生开展5组焦点小组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转录、编码与分析。结果:高校预防接种政策目标不明确;目标群体(大学生)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高;突发事件下,执行机构行动空间受限;强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执行机构对风险特别敏感。结论:泗县事件在注重维稳的社会环境下放大了预防接种政策执行的风险,影响了政策执行空间,凸显了政策目标的应对性,使高校统一组织接种模式受到冲击。建议政府进一步明确高校预防接种政策的执行目标与可执行空间,通过保险机制等分散预防接种的风险。
王丽胡晓江徐晓新彭向东伍琼
关键词:预防接种大学生
高校场域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关注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高校疫苗接种集体差异,从案例入手分析学校场域对学生疫苗接种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法,对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巨大的S学院A、B两班(87.5%和0%)进行深入探究。以方便抽样法在A、B两班各抽取6名学生开展半结构式访谈,并对场域内各级权威代表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案例对比研究,发现传统认为的个体疾病认知、疫苗价格、既往疫苗接种史等影响因素并不能解释两群体接种率的差异。在高校学生免疫接种行为中,A、B两班受到培养方式、班级氛围、信息递送等因素综合影响,形成有利于或不利于疫苗接种决策的场域特征。当疫苗接种信息通过不同场域时,受到既定特征场域的影响,指导个体的行为决策。结论:管理灵活、氛围融洽且有沟通交流惯习的场域和加强信息递送中权威媒介的作用,更利于高校学生做出接种决策,建议针对高校场域特点改善现有的疫苗接种策略。
林玲秦梦怡胡晓江
关键词:高校学生疫苗接种乙肝场域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沟通策略与影响——2015年北京某大厦麻疹事件与美国迪士尼麻疹事件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政府不同的危机沟通策略会影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展和社会效果。本文使用公开数据,对比同样发生在2015年1月的美国“迪士尼麻疹事件”与北京“某大厦麻疹事件”,分析两国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的危机沟通策略及其社会影响的差异性。两起麻疹暴发事件发生时间接近,发生场所类似,发生原因相同,并造成了相似规模的感染病例。但是两国的危机应对策略显著不同,美国是大力宣传“小题大做”,中国则通过强调“可防可控”尽力大事化小,迅速平息疫情。在短期效果上,两种策略都可以成功平息具体的疫情暴发;但在长期效果上,“小题大做”策略更能够引导公众的认知、推进政策法律的完善、深化学术研究,因而能更有效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建议:危机应对策略在处理短期危机时,也应该重视长远效果。
Miguel A.Salazar张颖胡晓江李远香彭向东韩自强
关键词:公共卫生危机麻疹疫情危机沟通
从一般人际信任到医患信任的理论辨析被引量:13
2016年
医患信任是人际信任关系在医生-患者特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本文以一般信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信任心理复杂的双维性。本文指出,在医患信任中,一般人际信任风险与医疗内在风险,叠加成双重风险,因而医患信任本质上比一般信任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因此,医患关系之间常见的初始信任心理是患方对医方的高信任预期,与高风险特征引发的高不信任焦虑心理,二者混合并存。这种"高信任+高不信任"同时存在是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通常随着就医过程的深入演变成"高信任+低不信任"或"低信任+高不信任"状态。由于患方缺乏对信任风险大小的评估能力,因此在此过程中,患者会想方设法降低信任风险。
胡晓江杨莉
关键词:信任医患信任信任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