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23)

作品数:23 被引量:166H指数:6
相关作者:周玉江柴守权于海英张旭东景天忠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林业局辽宁省实验林场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有害生物
  • 7篇林业
  • 6篇杨树
  • 5篇林业有害生物
  • 4篇气候
  • 3篇杨树溃疡病
  • 3篇预警
  • 3篇松毛虫
  • 3篇气候变暖
  • 3篇变暖
  • 2篇地理分布
  • 2篇杨树烂皮病
  • 2篇灾害
  • 2篇森林保护学
  • 2篇生物灾害
  • 2篇松墨天牛
  • 2篇天牛
  • 2篇培养性状
  • 2篇皮病
  • 2篇气象因素

机构

  • 15篇国家林业局
  • 5篇辽宁省实验林...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鸡西市林业局
  • 1篇四川省森林病...
  • 1篇黑龙江省海林...

作者

  • 5篇周玉江
  • 5篇柴守权
  • 4篇于海英
  • 4篇景天忠
  • 4篇张旭东
  • 3篇王志英
  • 3篇曹支敏
  • 3篇刘枫
  • 2篇张福丽
  • 2篇尤德康
  • 2篇赫传杰
  • 2篇赵俊
  • 2篇曲涛
  • 2篇何善勇
  • 2篇赵宇翔
  • 2篇董振辉
  • 2篇姜自如
  • 2篇王玉玲
  • 2篇宗世祥
  • 2篇骆有庆

传媒

  • 6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发病的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对辽宁省1997-2010年倒春寒分为轻度、中度偏轻、中度和重度等4级,并对不同等级倒春寒与辽宁省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年发生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中、重度发病面积呈正相关(P<0.01),与轻度发病面积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轻度病害所占比率呈负相关(P<0.01),与中、重度病害所占比率呈正相关(P<0.01)。倒春寒发生越严重的年份,相应的杨树烂皮病发病面积越大。倒春寒发生程度越重,中、重度病害发生的面积和比率增加越明显。
于海英柴守权周玉江赵俊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倒春寒杨树烂皮病发病程度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中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各类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和公共安全。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是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现代先进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是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的工具,是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技术保障系统。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在体系上应包括国家林业局、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四级结构,在层次上应包括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和设备层。实施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平台建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公共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柴守权曲涛朱云峰赫传杰汪运利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
西南地区干旱对4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划分2002—2010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的干旱等级,并分析干旱等级与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松纵坑切梢小蠹、蜀柏毒蛾4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松墨天牛发生面积与干旱等级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发生面积与干旱等级呈负相关(P<0.05),贵州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四川和重庆蜀柏毒蛾发生面积与干旱等级呈正相关(P<0.01)。因干旱类型、等级及发生地区不同,干旱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影响也不同。
柴守权于海英尤德康刘枫赫传杰周玉江
关键词:干旱松墨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
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地区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枸杞虫害12种,螨害2种,病害4种。其中有3种虫害危害严重,5种呈中度危害,另有4种害虫危害较轻;2种害螨均呈严重危害,而4种病害则属轻度危害。对危害严重的枸杞虫(螨)害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了介绍。
胡加付缪凯董振辉王玉玲张旭东付林巨李刚
关键词:枸杞病虫害
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等级指标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研究选取预测的有害生物连片发生面积、可能造成的林木直接经济损失来确定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等级,并将其划分为四级:特大等级(Ⅰ级,红色预警信号),重大等级(Ⅱ级,橙色预警信号),较大等级(Ⅲ级,黄色预警信号),一般等级(Ⅳ级,蓝色预警信号)。预警等级指标结果表明:可能造成的林木直接经济损失为300~10 000万元以上,预测的有害生物连片发生面积3 000~100 000 hm2以上,等比级差为3。
周玉江张旭东柴守权景天忠杨静莉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
陕西省杨树溃疡病菌地理种群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对陕西省不同地区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研究显示,在关中地区,杨树溃疡病病原菌包括聚生小穴壳(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 Fr.)、杨细盾霉(Co-niothyrium populinum Schulz.et Sacc.)和镰刀菌(Fusariumsp.)4种真菌;陕北地区杨树溃疡病主要由C.populinumSchulz.et Sacc.及C.chrysosperma Fr.所致;陕南杨树溃疡病发生少。接种试验表明,聚生小穴壳和杨细盾霉在各地理菌系之间存在着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化,聚生小穴壳致病性较强,杨细盾霉致病性较弱。
姜自如张刚龙曹支敏周丽
关键词:地理分布培养性状
杨树水泡型溃疡病菌培养性状、无性型与分子系统学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对采自陕西、甘肃等地的杨树水泡型溃疡病菌培养特征、无性型形态等进行观察鉴定,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EF1-728F/EF1-986R和Bt2a/Bt2b对供试菌系的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β-微管蛋白序列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分别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比对分析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供试62个溃疡病菌菌系可按培养特征划分为2个菌落类群:类群Ⅰ为典型喷泉状菌落,类群Ⅱ为平伏状菌落。依据该病菌培养物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该菌系被鉴定为七叶树壳梭孢,即葡萄座腔菌的无性型。同时,供试菌系在rDNA-ITS基因、β-tubulin基因和EF-1α基因序列的NJ系统发育树中分别被分为2、3和3个类群。在构建的3个NJ系统发育树中,包含绝大多数参试菌系的类群Ⅰ均与GenBank上报道的B.dothidea聚在一起,证实形态学分类鉴定结果正确;来自宝鸡陇县的菌系Fldh1在rDNA-ITS系统树中独立成群;来自陕西杨凌区的菌系Fyxn,Fyrg和Fyxj在β-tubulin及EF-1α基因序列系统树中均聚为一类;在EF-1α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采自陕西咸阳的Fxfh,Fxdh1和Fxdh2 3菌系被聚为一支,并显示与B.dothidea种内其他地域菌系亲缘关系较远。总体来看,供试菌系在培养性状、产孢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与其分子系统发育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梁超琼曹支敏陈敏周雪
关键词:杨树Β-TUBULIN系统学
影响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气候因子及测报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气候变化和森林经营周期的影响,塞罕坝林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从少到多,发生面积从小到大。该文着重研究气候变化对塞罕坝林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影响和测报方法。
毕华明韩阳李硕
关键词:气候变化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方法
低温雨雪冰冻对4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影响分析
2013年
对2005—2010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区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板栗疫病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发生数据统计分析表明:2008年,松墨天牛发生面积呈暴发式增长,为偏重发生;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急剧下降,重度发生面积下降77.6%,发生程度呈轻度、中度;湿地松粉蚧当年发生面积略有上升,但总体呈连续6年的下降趋势;板栗疫病发生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特别是2009年较2008年重度发生面积增加了57.7%。
柴守权于海英尤德康刘枫
关键词: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板栗疫病
气候变暖下四川气候响应及对紫茎泽兰入侵之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四川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貌复杂,是一个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农业大省,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适宜的气候和广阔的农耕土地适宜于农耕,也为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创造了良好的生境。在四川主要农区的川西南山地和四川盆地,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以紫茎泽兰为代表的入侵性有毒杂草,通过大陆间外来物种的交换和迁徙,先由经云南侵入到攀西与之接壤处,继而快速扩散蔓延,在适宜的气候生态环境下,经短短的20多年时间形成了漫山遍野多处密集成片的单一优势群落,泛滥成灾。随着气候变暖波动变化的加快,紫茎泽兰在进入四川新环境的过程中,自身适应能力在增强,其强大的生长繁殖能力,几乎没有天敌和竞争对手能与之抗争构成制衡。进入21世纪以来,大举犯境四川盆地,大有横行霸道扩张之态势。关注气候变化与紫茎泽兰入侵发展危害的严峻形势,不仅是一个学术难题,更是关系到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人类生活等国计民生安全的社会管理大事。
杨佐忠张顺谦崔晓亮周长艳熊志强刘勇军余力张海欧
关键词:紫茎泽兰生态安全社会管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