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 作品数:143 被引量:1,680H指数:21
- 相关作者:马友华朱静华李明悦高伟尹昌斌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狐尾藻治理养殖污水技术在云南的推广应用成效被引量:1
- 2020年
- 就云南某猪场采用狐尾藻处理养殖污水技术的处理效率及狐尾藻营养含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6级狐尾藻生态处理池后,养殖污水的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28%、98.36%、96.99%和94.64%,其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国家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狐尾藻粗蛋白含量为18.75%~21.28%,粗脂肪含量为2.85%~3.65%,磷含量为0.26%~0.31%,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饲料。可见,狐尾藻在治理养殖污水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益,可在云南进一步推广应用。
- 胡清泉许娟沙茜杨仁灿常雅洁赵智勇
- 关键词:狐尾藻养殖污水
-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测墒补灌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小麦节水灌溉新技术。论文旨在探索测墒补灌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为该区节水、节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漫灌的方式设置测墒补灌和施氮两因素田间试验,补灌设置4个处理,于冬小麦拔节期、开花期依据0—4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进行测墒补灌,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W1)、60%(W2)、70%(W3)、80%(W4)。施氮设置4个处理,不施氮(N0)、施纯氮180 kg·hm-2(N180)、240 kg·hm-2(N240)和300 kg·hm-2(N300)。在此处理下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当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80%范围内时,冬小麦籽粒的增产效应差异不显著。各补灌处理下,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变化。本试验条件下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施氮量为240 kg·hm-2时冬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高,为8 104.6 kg·hm-2。(2)增加施氮量和补灌量均可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施氮的提高效果不显著。补灌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麦田总耗水量,但当补灌至土壤田间持水量60%(W2)、70%(W3)时较补灌至80%(W4)处理显著降低耗水量,说明有利于节约灌水而获得较高产量。(3)相同施氮处理下,补灌量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当补灌量增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为14.7 kg·hm-2·mm-1。相同补灌处理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但施氮量不宜超过240 kg·hm-2,否则将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4)相同施氮处理下,应控制补灌量至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时冬小麦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为60.1 kg·kg-1、22.4 kg·kg-1。相同补灌处理下,施氮量应控制在24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
- 金修宽马茂亭赵同科安志装姜玲玲
- 关键词:小麦产量
- 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采用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补灌设3个水平,在冬小麦拔节期0—40cm土层补灌至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的60%(W_1),70%(W_2)和80%(W_3)。施氮设3个水平:不施氮(N_0)、施纯氮195kg/hm^2(N_(195))和255kg/hm^2(N_(255))。结果表明:(1)不同补灌和施氮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株高、叶面积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同一补灌处理下,其冬小麦株高、叶面积均表现为N_(255)>N_(195)>N0(p<0.05)。N_(195)、N_(255)处理显著高于N_0处理,但N_(195)及N_(255)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施氮处理下,W_2(569.4m^3/hm^2)、W_3(873.45m^3/hm^2)处理显著高于W_1(265.2m^3/hm^2)处理,但W_2及W_3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量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无显著性作用。(2)同一施氮水平下,补灌对冬小麦的增产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施氮和补灌对冬小麦产量存在一定的临界值,超过临界值,产量下降。当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时达最高产8 500kg/hm^2。(3)冬小麦成熟期,施氮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p<0.05),但在W_2、W_3处理下,N_(255)相较于N_(195)显著下降(p<0.05),特别是在W_3(873.45m^3/hm^2)水平下,N_(255)甚至低于N_0处理;在N_0、N_(195)处理下,植株氮素积累量随补灌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但在N_(255)处理下并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适量补灌、施氮可提高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但过量补灌、施氮并不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4)拔节期补灌量的增加虽提高了冬小麦的吸氮能力,促进冬小麦吸收较多的氮素,却抑制了冬小麦体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和分配。综合考虑冬小麦生长状况及氮素风险状况,建议施氮量为195kg/hm^2、补灌至田间持水量的70%(569.4m^3/hm^2),作为该区域适宜的水、肥用量。
- 金修宽赵同科
-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氮素吸收分配
- 辽宁省地膜清洁生产示范成效及存在问题被引量:2
- 2017年
- 地膜清洁生产示范是促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与再生利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辽宁省已建的9个地膜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建设实际出发,归纳总结技术模式和建设现状,分析辽宁省地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构建辽宁省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兰希平赵博王艺陶张鑫张宇刘慧颖
- 辽宁省农用地膜使用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文献资料检索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农用地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膜覆盖面积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大覆膜面积达到22.65万hm^2,主要区域集中在朝阳市和主要沿海城市;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地膜回收方式为人工地膜回收,人工捡拾率高达92.7%,但回收后处理方式较为粗放;非标准地膜大范围使用阻碍了地膜回收再利用;推广应用普通标准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是降低残膜污染危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优途径。
- 王艺陶兰希平赵博张鑫张宇王海新刘慧颖
- 关键词:农用地膜地膜回收
- 钾肥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品质和钾素循环规律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2007—2009年进行了番茄施钾肥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肥后产量提高3.5%~38.9%;增收3407.3~51415.0元·hm-2。番茄施钾肥可以提高VC含量和甜度,NPK4处理VC达190.4mg·kg-1,全糖3.65%,为最高;而CK处理VC含量仅138.5mg·kg-1,全糖2.97%,为最低。番茄果实中K含量和植株中K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高。果实中钾吸收量与产量有关。番茄当季钾肥利用率43.4%~49.9%。土壤残留钾含量CK处理比种植前降低25mg·L-1,NPK3处理降低2mg·L-1,其他处理土壤残留钾含量比种植前高。
- 朱静华李玉华高伟李明悦
- 关键词:钾肥番茄钾肥利用率土壤残留
- 果园生草栽培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0
- 2015年
- 果园生草是保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等国应用广泛。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引进生草技术,并首先在福建、广东等地果园中推广。但由于中国气候差异较大,缺乏规范化,果园生草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为此,笔者从生草栽培的果园环境效应、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果园生草栽培效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 杜丽清吴浩郑良永
- 关键词:果园生草栽培
- 扫气压力对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为研究扫气压力对缸内直喷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在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容积法进行燃烧过程方程组的离散,同时采用半隐式法进行多变量耦合数值求解,分别就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扫气压力对发动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缸内湍流和排放产物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扫气压力的提高可导致缸内最大爆压增大,缸内最高温度与缸内湍流动能峰值降低;同时NO和CH^4排放量均随扫气压力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扫气压力每提高0.25 bar,缸内最大爆压平均升高5%,而缸内最高温度平均降低2.5%,缸内湍流动能峰值平均降低6.9%,NO排放量减少7.8%,CH^4排放量减少10.9%,扫气压力对CH^4排放的影响比对NO排放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表明,船用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在发动机热负荷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高的扫气压力,以降低未燃CH^4和NO的排放,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 于洪亮于洪亮段树林孙培廷
- 关键词: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燃烧排放
- 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钾、钙养分吸收效果的影响,为指导小白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分3组,分别为不同施钙(CaO)量处理、不同施钠(NaCl)量处理、不同施钾(K2O)量处理,另设对照组(CK)。钙处理设4个水平,Ca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钠处理设4个水平,NaCl用量分别为0、1.50、3.00、6.00 g/盆,钾处理设4个水平,K2O用量分别为0、0.17、0.33、0.67 g/盆。氮(N)用量均为0.50 g/盆,磷(P2O5)用量均为0.17 g/盆。[结果]施用钾肥、钙钾配施均能提高小白菜对钾、钙的吸收,钙、钾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量钙对小白菜吸收钾素产生促进作用,过量钙则产生抑制作用。钙、钾用量分别为0.33、0.67 g/盆时效果最佳,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钙、钾吸收量。[结论]在土壤钠水平较低时,施用一定量的钙能有效缓解钠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
-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高伟赵秋宁晓光高贤彪王正祥
- 关键词:钾钙钠蔬菜生长养分吸收
- 新型生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对草莓叶螨的防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草莓叶螨是影响北京地区草莓生产的重要害螨,本文对其进行了两种新型生物源农药(藜芦碱、多杀霉素)及化学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的防效对比研究。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0.5%藜芦碱SL对朱砂叶螨毒力最高,其LC_(50)分别为2.54mg/L和4.18mg/L;其次是10%联苯菊酯EC和2.5%多杀霉素SC,其LC_(50)分别为13.16mg/L和84.51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和0.5%藜芦碱SL对草莓叶螨防控效果最好,施药7d后防治效果达80%以上,施药14d后防治效果达82%左右,施药28d后防治效果达84%左右,持效期较长。10%联苯菊酯EC和2.5%多杀霉SC素防控效果欠佳,施药7d后的防治效果为50%左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施药14、21及28d后害虫总数有增长趋势,未表现出持续的抑制效果。与对照区相比,各药剂均表现出对草莓叶螨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高浓度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对草莓叶片有轻微药害,在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0.5%藜芦碱SL试验处理未对草莓及非靶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且防治效果好,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李卓曹坳程李园郭美霞王秋霞颜冬冬欧阳灿彬刘荣光
- 关键词:生物源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