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6-111-01-03-04)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超陈利新霍红李燕刘洛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油藏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运移
  • 1篇运移
  • 1篇志留系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古油藏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郭永强
  • 1篇李双文
  • 1篇赵素平
  • 1篇陈元壮
  • 1篇刘洛夫
  • 1篇李燕
  • 1篇霍红
  • 1篇陈利新
  • 1篇李超

传媒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咔唑类化合物研究油气的运移——以塔里木盆地环阿瓦提凹陷志留系古油藏为例被引量:15
2006年
咔唑类化合物是原油中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有效指标。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咔唑类与围岩发生作用而被吸附;苯并[a]咔唑比苯并[c]咔唑运移速度快;C3-咔唑的极性相对于C2-咔唑的较小而运移较快。因此,随运移距离增大,原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的含量将不断减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比值增大,C2-咔唑/C3-咔唑比值变小。塔里木盆地的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海西晚期,阿瓦提凹陷在海西期不断沉降,为塔里木盆地主要的生油凹陷,寒武系—下奥陶统源岩此时处于大量排烃期,根据上述几项含氮化合物指标的研究可知,排出的油气从生烃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晚海西期运动时被抬升至地表形成现今广泛分布的干沥青。
刘洛夫霍红李超赵素平陈元壮陈利新郭永强李燕李双文
关键词:油气运移古油藏志留系塔里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