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2008ZA007)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范炳华许丽徐泉珍李伟林敏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_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眩晕为主症,符合寰枕痛、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视物模糊(视物旋转)4项症状中2项以上,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患者,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的血管形态学影像资料1680例,观察椎动脉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4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纤细、椎动脉血管痉挛、椎动脉血管断续不显影、椎动脉血管缺如、椎动脉血管未吻合、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椎动脉血管瘤、椎动脉血管瘤伴钙化8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颅内段(V4段)存在8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根据这些病理改变,在临床上可以借此判断预后,选择不同手法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指导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范炳华许丽林敏李伟汪芳俊徐泉珍
- 关键词:椎动脉颅内段3D-CTA血管形态
- 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三部推拿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为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不分雌雄)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对照组、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4组,采用眼震电图(ENG)、超声多普勒(TCD)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三部推拿法组和传统推拿法组均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模型家兔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血流速度及眼震持续时间(P<0.05,P<0.01);三部推拿法组与传统推拿法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部推拿法对改善椎-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的供血及眼震持续时间,其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法。
- 王新华范炳华徐泉珍王鹏许丽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缺血眩晕三部推拿法干预作用TCDENG
- 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105例临床疗效验证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验证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治疗颈僵型项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推拿重点专科项痹病诊疗方案临床验证要求,建立临床病例观察表(Case Report Form,CRF),采用多中心验证评价,观察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对颈僵型项痹病疼痛、麻木、眩晕、上肢肌力、颈项活动度、X线颈椎曲度、情绪变化等7项指标的疗效,共验证病例105例。[结果]经10次治疗后,7项指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除上肢肌力一项外,其余6项指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随访与10次治疗后比较,随访者上肢麻木、眩晕、上肢肌力、情绪变化等4项指标没有出现显著变化(P>0.05),疼痛、颈椎活动度、X线颈椎曲度3项指标较疗程结束(10次)有进一步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线五区十三穴推拿法对改善颈僵型项痹病7项指标具有良好的疗效,经随访显示疗效肯定。
- 王鹏范炳华丛德毓吴佐联詹强严金林周志跃王遵来
- 关键词:颈椎病诊疗方案疗效观察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孔内段(V_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与椎动脉孔内段(V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眩晕为主症,符合颈性眩晕临床诊断,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的患者1680例,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获得椎-基底动脉血管形态影像资料,观察和分析椎动脉V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表现。[结果]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椎动脉孔内段(V2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者336例(20.0%)。其中,椎动脉V2段血管纤细218例(64.9%);椎动脉血管缺如21例(6.3%);椎动脉血管受压56例(16.7%);椎动脉血管受纤维束带牵拉40例(11.9%);椎动脉血管双支畸形1例(0.3%)。[结论]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孔内段(V2段)血管存在5种形态病理学改变,以椎动脉血管纤细发生率最高,椎动脉血管双支畸形发生率最低。研究结果对颈性眩晕的诊断、治疗措施选择、预后判断、指导患者自我防护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 范炳华许丽林敏李伟汪芳俊徐泉珍
- 关键词:颈性3D-CTA椎动脉血管形态学
- 椎基底动脉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寰枕段形态学改变的观察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其中男783例,女897例;年龄22-70岁,平均52.8岁,所有病例经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加快或减慢。结果:1680例颈性眩晕患者在V1-V4段有3360支血管被检测,血管异常支数有2778支,其中V1段有829支,V2段有421支,V3段有328支,V4段有1190支。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痉挛(232支)、椎动脉血管缺如(37支)、椎动脉血管出孔异常(31支)、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4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V3段存在4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可以以3D—CTA检查结果来判断预后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 范炳华许丽林敏李伟汪芳俊徐泉珍
- 关键词:颈性眩晕血管形态
-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起始段(V_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起始段(V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1999年至2011年以头晕为主症,符合寰枕痛、恶心(呕吐)、耳鸣(耳塞)、视物模糊(视物旋转)4项症状中2项以上,经颅多普勒检测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患者1680例,分析这些患者的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的血管形态影像资料,观察椎动脉V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1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纤细、椎动脉痉挛、椎动脉穿孔位置异常、椎动脉走行迂曲、椎动脉起始源异常、椎动脉瘤(或伴钙化)6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V1段存在6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根据这些病理改变,有助于在临床上判断预后,选择不同手法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并指导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范炳华许丽林敏李伟汪芳俊徐泉珍
- 关键词:颈性眩晕血管形态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