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C200603)
作品数:
1
被引量:28
H指数:1
相关作者:
黄德才
赵俊兴
罗媛
吕强
朱平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天文地球
主题
1篇
延长组
1篇
三叠
1篇
三叠世
1篇
盆地
1篇
晚三叠世
1篇
鄂尔多斯盆地
1篇
鄂尔多斯盆地...
1篇
成岩作用
1篇
成岩作用特征
1篇
储集
1篇
储集层
1篇
储集层评价
机构
1篇
成都理工大学
1篇
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1篇
朱平
1篇
吕强
1篇
罗媛
1篇
赵俊兴
1篇
黄德才
传媒
1篇
天然气工业
年份
1篇
2009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被引量:28
2009年
为评价和预测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低渗储层,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长6段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长6段砂岩在该盆地北部具"高长石、低石英"、南部具"低长石、高石英"特点,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差;②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环边绿泥石形成、烃类侵位作用及高岭石化作用等,压实作用强烈是导致该储层早期砂岩孔隙丧失的根本原因,胶结作用是造成后期储层岩石致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赵俊兴
黄德才
罗媛
吕强
朱平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三叠世
延长组
储集层评价
成岩作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