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464)

作品数:14 被引量:234H指数:7
相关作者:谢从华柳俊司怀军田振东马崇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马铃薯
  • 4篇块茎
  • 4篇基因
  • 3篇试管
  • 3篇块茎形成
  • 2篇晚疫病
  • 2篇相关基因
  • 2篇马铃薯晚疫病
  • 2篇抗性
  • 2篇CLASS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遗传转化体系
  • 1篇抑制差减杂交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良品系
  • 1篇杂交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技术研究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潍坊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蔬菜改良...
  • 1篇潍坊市农业科...

作者

  • 11篇柳俊
  • 11篇谢从华
  • 3篇马崇坚
  • 3篇田振东
  • 2篇宋波涛
  • 2篇司怀军
  • 1篇聂碧华
  • 1篇王冰林
  • 1篇张文
  • 1篇黄健
  • 1篇李媛媛
  • 1篇李培武

传媒

  • 3篇中国马铃薯
  • 2篇Journa...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生长物质在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03年
对鄂马铃薯 1号 (E1)及南中 5 5 2 (N5 5 2 )在不同光照处理下试管苗的结薯情况及内源生长物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各诱导物质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较大 ,其中以块茎大量形成期增加最为明显。试验发现 ,内源GA3 水平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 ,但为匍匐茎伸长所必需 ,JA含量则与块茎形成呈正相关。而GA3 与ABA及JA的比值皆显著负相关于单株结薯数。说明各生长物质为试管苗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而它们之间的平衡水平则可能调控着块茎的形成。
马崇坚谢从华柳俊李培武张文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生长发育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的导入(英文)被引量:61
2003年
用两个马铃薯栽培品种“鄂马铃薯 3号”和“甘农薯 2号”的试管薯为供体材料 ,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速和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在含有 75mg 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 ,2~ 3周可产生抗性芽 ,4~ 5周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筛选出了试管薯遗传转化的优化条件 ,特别是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 2mg L玉米素 ,两个品种的转化频率分别高达 4 5 .5 %和 4 3.9%。周期短 (4~ 5周 )、一步培养和转化频率高 ,使该转化体系能够广泛用于马铃薯转基因的研究。用含有反义classⅠpatatin基因的表达载体pBSAP转化两个品种 ,共获得 12 0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PCR 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此反义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转录。反义基因的表达导致部分转基因植株的试管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降低。结果表明 ,该classⅠpatatin基因可能参与了块茎形成的调控。
司怀军谢从华柳俊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马铃薯试管薯遗传转化体系
马铃薯class Ⅰ patatin基因在试管块茎形成中的功能被引量:3
2006年
将正反义classⅠpatatin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2号中,有2个转正义基因株系试管块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LAH活性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3个转反义基因株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且所有转反义基因植株的LAH活性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试管块茎的诱导结果表明,有1个转正义基因株系的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比其对照明显增加,有2个转反义基因株系的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比对照明显减少,说明该classⅠpatatin基因参与了马铃薯试管块茎的形成及其调控。
司怀军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马铃薯CLASS块茎形成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英文)被引量:45
2003年
以晚疫病病原菌混合小种接种处理 4 8h的马铃薯水平抗性材料 (R gene free)叶片为目的材料 ,以未处理材料作为对照 ,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一个富集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差减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技术对84 0个克隆进行斑点杂交筛选 ,筛选出 15 0个病原诱导后信号明显增强的克隆。 2 6个片段测序结果表明 :部分片段基因功能与抗病性明显相关。 7个差异表达片段与GenBankEST数据库中已有晚疫病原诱导马铃薯叶片得到的EST有很高同源性 (达 95 %~ 10 0 % ) ;部分片段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番茄、烟草、拟南芥等的EST序列或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 ;另有 4个基因片段在GenBankEST数据库中未找到明显的同源序列 ,可能为新发现的基因片段。
田振东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抗病相关基因
茉莉酸类物质的功能与胁迫防御被引量:20
2001年
具有茉莉酸基本结构的茉莉酸类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具有极为广谱的生理效应 ,主要表现为能诱导与生物抗逆境作用相关的物质的形成 ,促进衰老以及抑制生长等。同时 ,茉莉酸类衍生物可诱导许多植物特异基因如营养贮藏蛋白基因和与植物抗病虫害及其它逆境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产生特异的蛋白质。最近还发现茉莉酸能充当胁迫诱导反应的信号分子 ,由其通知植株未受伤部位和邻近植株进入警戒状态 ,因而再度成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还发现茉莉酸 (JA)与脱落酸 (ABA)在促进衰老及对胁迫的反应上作用较为相似 ,两者可独立地发挥作用或以某种形式相互协调。
马崇坚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茉莉酸胁迫信号传递生理作用脱落酸
cDNA文库与RACE方法结合克隆一个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基因cDNA(英文)被引量:26
2003年
为克隆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 ,深入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抗性机制 ,应用SMARTLD PCR技术 ,以晚疫病菌混合小种诱导 4 8h的水平抗性马铃薯 (SolanumtuberosumL .) (R gene free)叶片为材料 ,构建了一个富集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的cDNA文库。为提高克隆全长cDNA的效率 ,将cDNA文库与RACE技术结合 ,依据本实验室得到的病原诱导表达片段测序结果 ,在其内部设计两个特异引物 ,与文库载体臂上的通用引物配对 ,以文库噬菌体DNA为模板 ,用高保真PCR分别扩增出cDNA 5′端与 3′端 ,从而简便、快捷地得到全长cDNA序列。采用此方法 ,在马铃薯中克隆了一个受晚疫病菌诱导表达的cDNA ,该cDNA长 90 4bp ,5′端有 2 9bp的非翻译区 ,3′端具有完整的polyA尾 ,包含一个 6 7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 2 2 6个氨基酸 (GenBank登录号 :AY 1 85 2 0 7)。BLAST检索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烟草一个新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NtPRp2 7具有 90 %的同源性 ,在马铃薯中尚未发现与之同源的已知基因。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 ,水杨酸 (SA)、茉莉酸 (JA)、茉莉酸甲酯 (MeJA)、机械伤害和渗透胁迫都能诱导该基因表达。
田振东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马铃薯病程相关基因RACECDNA文库
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品系“395049.62”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对CIP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高代无性系395049.62设计了微型薯、普通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6000株二种密度,施用尿素15kg、20kg二次追施的三因素、二水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品系395049.62产量以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6000株、追施尿素15kg两次处理最高;大中薯率以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追施尿素20kg两次处理最高,其次是微型薯育芽带薯移栽、667m2种植4000株、追施尿素15kg两次追施处理。
程群吴承金李大春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优良品系栽培技术
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及其基因表达被引量:56
2001年
马铃薯 (SolanumtuberosumL .)块茎是有块茎马铃薯植物的地下变态器官 ,它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对于马铃薯块茎形成的生理机制已有许多研究 ,这些研究表明 ,块茎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总体来讲短日照、较低的温度以及离体条件下培养基较高的蔗糖浓度等有利于块茎形成 ,同时 ,块茎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亦发生一系列变化。然而 ,对于块茎形成中相关基因表达 ,进而调控块茎形成的系统研究目前还较滞后。已有研究显示 ,块茎形成与膨大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与关闭 ,同时它也与淀粉合成和块茎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关。
柳俊谢从华
关键词:马铃薯块茎发育基因表达
马铃薯试管块茎诱导过程中mRNA差异显示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试验采用DD-PCR技术,对马铃薯试管块茎诱导初期的mRNA表达进行了差异显示分析。结果表明,块茎形成过程中,除了有新的基因表达开启外,还有一些基因表达关闭,同时还伴随着许多基因的表达强度增强,表明块茎形态建成是一系列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柳俊田振东宋波涛谢从华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苗MRNA
马铃薯试管块茎诱导过程中总RNA的变化被引量:2
2002年
试验以南中 5 5 2 (N5 5 2 )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设计采用了 5种蔗糖浓度和 5种光照时间共 2 5个处理 ,测定分析了各处理试管块茎诱导前后总RNA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除连续光照下各蔗糖浓度处理的总RN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外 ,其它处理在培养过程中总RNA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光照处理后总RNA含量上升的处理能正常形成块茎。培养期间总RNA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 ,即呈下降趋势的处理无块茎形成或形成极少。不同处理可能启动了不同的基因表达系统 。
柳俊宋波涛谢从华黄健聂碧华
关键词:马铃薯总DNA蔗糖浓度光照时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