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80078)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4
相关作者:庞海芍郇秀红余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素质教育
  • 3篇通识
  • 3篇通识教育
  • 3篇教育
  • 2篇通识课
  • 2篇通识课程
  • 2篇课程
  • 2篇高校
  • 1篇政策文本
  • 1篇政策文本分析
  • 1篇中国高校
  • 1篇通识教育课程
  • 1篇培养模式改革
  • 1篇人才培养模式...
  • 1篇文本
  • 1篇文本分析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素质
  • 1篇文化素质教育
  • 1篇利益相关者

机构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庞海芍
  • 1篇余静
  • 1篇郇秀红

传媒

  • 2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现代教育论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哈佛大学和MIT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6
2016年
有效的领导与管理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文章选择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通识课程领导与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通识课程的高层领导采取委员会决策模式,中层管理可采用"专门机构管理+课程委员会咨询"的混合管理模式,基层执行关键在于激发教师和学生对通识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
庞海芍余静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被引量:6
2012年
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尽管在实践中面临重重困境,但依然充满希望。它既是人类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既是事物的整体性、知识综合化的要求,同时也遭遇学科知识分化与大学教育专业化特性的种种阻力;既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出的要求,又受到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严重影响。但不论怎样,以培养"健全之人"为终极目的的通识教育是人类美好的教育理想,也是人们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因而必然成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庞海芍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现行转专业机制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基于39所“985工程”高校转专业政策文本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使学生学习自己满意的专业,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的尊重。然而,高校学生转专业机制的制订涉及多方面相关利益,需做到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平衡并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在对39所"985工程"高校转专业政策文本的分析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提出以下建议:合理安排学生转专业的时间;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宽对转专业学生的成绩限制;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育模式以及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转专业指导。
张毅鑫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政策文本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被引量:71
2016年
自1995年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以来,很多大学开始自主探索具有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本科培养模式改革。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辅相成,先后历经了发起和推广阶段、改革与探索阶段、深化与提高阶段。目前,通识教育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通识教育选修课开始由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正在扩大;各高校已经形成系列化、高水平、特色化的文化素质"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一些大学率先进行了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等。面向未来,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与时俱进,在本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庞海芍郇秀红
关键词: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