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110401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金长宇刘冬江权东龙宾崔瑞瑞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教育部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柱状节理玄武岩卸荷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6年
- 白鹤滩水电站厂区内的柱状节理玄武岩是由原生节理与隐晶裂隙共同切割形成的节理岩体.由于两种节理的形成机理、结构形式、空间产状、力学特性的不同,使得柱状节理玄武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利用D-CRDM分析方法对柱状节理玄武岩卸荷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结合现场声波测试结果分析柱状节理玄武岩的破坏机理与模式.研究表明:卸荷过程中原生节理在张拉作用下易产生表层的剥离破坏,而隐晶裂隙在拉、压状态下均会产生开裂破坏,并诱发岩体的整体失稳.岩体的现场破坏证明了该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同时研究结果为洞室的岩体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金长宇侯晓乐刘冬崔瑞瑞
- 关键词:岩土力学柱状节理破坏模式
- 焦家金矿破碎矿体采场进路的跨度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焦家金矿-390 m中段矿体赋存条件为缓倾斜,中厚破碎矿体,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地应力也随之增加,开采难度加大,岩体的节理、裂隙更为发育,出现更多破碎不稳定的岩体,在开采过程中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为此,综合运用3GSM、钻孔摄像与声波测试等手段确定试验采场结构面分布情况,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离散元模型,从变形、应力以及节理变形等多角度分析了试验采场在开挖过程中的基本力学行为规律,从而确定了焦家金矿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的采场最佳跨度是7.5 m,实现了矿山的安全经济开采,得出的结论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相符,进而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对于其他相似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 刘冬金长宇夏自锋东龙宾赵潘潘
- 关键词:破碎岩体采场稳定性离散元数值模拟
- 放矿过程中溜井底部压力变化规律被引量:9
- 2012年
- 溜井放矿过程中其底部压力大小与变化规律始终沿用传统的Janssen公式计算,但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溜井底部承受的压力.通过数值分析与室内试验研究发现,溜井放矿过程中其底部压力基本上保持一定值,其压力并不随着溜井内部矿体高度的变化出现波动.并且根据室内试验的成果,提出了溜井放矿过程中第三种压力状态下底板压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该公式能够较好地计算出溜井底部压力大小,为研究溜井放矿过程中矿体的流动形式提供了基础.
- 金长宇金岐岭江权
- 关键词:散体力学离散元
- 露天转地下开采覆盖层合理厚度优化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眼前山铁矿已经进入到露天开采转向地下开采的过渡阶段,地下开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该工艺要求露天坑底部应具有一定厚度的覆盖层,以起到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的作用。为了既能满足开采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工程成本,矿山需要对覆盖层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与开采工艺,分别利用室内相似材料试验和PFC2D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厚度条件下的覆盖层运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实验规律,提出了覆盖层起伏角概念,利用该角度对眼前山铁矿覆盖层的合理厚度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增加,覆盖层起伏角逐渐减小,当覆盖层厚度达到35 m后,覆盖层起伏角逐渐趋于稳定的10°左右,因此在考虑滞水与汇水等因素条件下,确定了覆盖层厚度35 m作为最优方案。根据目前矿山开采运营情况,该厚度覆盖层完全满足矿山安全生产需要。
- 鲁宇金长宇王湟刘冬
- 关键词:露天转地下覆盖层相似材料数值模拟
- 江边水电站厂区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是雅砻江干流上的重要梯级电站,厂区内地形起伏较大,属于典型的"V"型河谷。由于厂区靠近河谷,因此其地应力场的量级应该较高,并且地应力方向分布较为复杂。为了掌握厂区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和量级,利用厂区的地应力测值,根据河谷演化理论和神经网络对厂区的地应力场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厂区的地应力应在20~30MPa,属于中偏高地应力场,可以诱发岩爆现象,同时验证了河谷演化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是反演深切河谷地应力场的有效手段。
- 金长宇戚海峰蔡波方丹孙承帅
- 关键词:初始地应力场河谷反演
-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以红石沟隧道为工程实例,针对隧道入口段浅埋偏压的情况,建立数值计算模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隧道入口段进行模拟,分析了隧道开挖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变化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 刘天宇
- 关键词:偏压隧道围岩应力围岩位移塑性区
- 非线性弹性-硬化接触本构模型在层间错动带中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贯穿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层间错动带是发育于各岩流层顶部凝灰岩层中的缓倾角、贯穿性的错动构造,受到不同地质作用,在错动带内部形成夹碎裂岩和泥岩等不同构造。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内部构造相对复杂,因此其力学行为的描述也较为困难,为了直观合理地揭示其力学特性,借助两体理论,将该地质构造考虑为一种上下接触、中间夹软弱带的"夹心饼干"结构。基于层间错动带现场试验规律,建立错动带非线性弹性-硬化本构模型,基于FLAC3D软件中的INTERFACE单元,利用FISH语言实现对接触单元的自动搜索和判断,从而对切向刚度以及摩擦角计算参数进行动态调节;并且依据现场试验成果,利用神经网络对Ks和Φ进行回归反演。并且基于该接触模型计算分析了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并且利用动态安全系数对错动带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
- 金长宇张春生冯夏庭
- 关键词:岩土力学围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