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J02822008J0283)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欢刘楠林菲菲林小惠陈爱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酸性...
  • 1篇神经轴突
  • 1篇鼠脑
  • 1篇酸性蛋白
  • 1篇缺血大鼠
  • 1篇缺血后
  • 1篇轴突
  • 1篇脑缺血大鼠
  • 1篇胶质
  • 1篇TGF-Β
  • 1篇TGF-Β1
  • 1篇TGF-Β1...
  • 1篇MCAO
  • 1篇大鼠脑

机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楠
  • 2篇黄欢
  • 1篇陈荣华
  • 1篇杜厚伟
  • 1篇刘德山
  • 1篇黄华品
  • 1篇王杰华
  • 1篇陈爱珍
  • 1篇林小惠
  • 1篇林菲菲
  • 1篇张逸仙

传媒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轴突再生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轴突生长以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神经突蛋白(Neuritin)、神经微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组)及MCAO+ADSC治疗组(ADSC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制法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ADSC移植前用DAPI标记,ADSC组于造模成功1 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ADSC(1×106),分别于术后7 d、14 d、28 d观察其恢复情况,并断头取脑,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缺血组织中GFAP、Neuritin、NF-200表达情况。结果:ADSC组缺血周边区脑组织中能观察到DAPI染色的阳性细胞;ADSC组与MCAO组相比在各个时间点脑组织中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神经突蛋白和神经微丝蛋白200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ADSC移植后可引起脑缺血后期组织中Neuritin、NF-200有效表达,并抑制GFAP阳性细胞增生,促进了神经轴突再生和修复。
陈爱珍刘楠黄欢林菲菲刘德山林小惠
关键词:MCAO神经轴突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促进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0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ADSC治疗组(ADSC组),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ADSC移植前用CFSE标记,ADSC组于造模成功1 d后经侧脑室注射入30μL的ADSC细胞悬液,内含1×106细胞,vehicle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PBS。术后4d、7 d和14 d分批断头取脑,检测缺血区脑组织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ADSC组术后4 d、7 d和14 d脑组织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MCAO组和vehicle组明显增高,同时显示脑缺血后经侧脑室移植的ADSC能够存活并分泌生长因子TGF-β1。结论:ADSC移植促进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微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与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黄欢刘楠王杰华张逸仙杜厚伟陈荣华黄华品
关键词:脑缺血血管生成TGF-Β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