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425001)
- 作品数:26 被引量:502H指数:10
- 相关作者:程林松廉培庆薛永超郝斐李春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动边界双重介质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被引量:8
- 2011年
- 裂缝性油藏中基质岩块的渗透率一般很低,大量岩心测试实验证实在基质岩块内的液体渗流和在一定含水饱和度下的气体渗流将偏离达西渗流,往往出现低速非达西渗流,表现出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流体流动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等特殊现象。本文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微可压缩双重介质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的试井数学模型,对时间和空间变量进行离散化,求出了其数值解,进一步研究了压力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绘制了定压边界油藏生产时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影响的典型试井曲线,分析了动边界的传播规律。
- 程林松任胜利廉培庆
- 关键词:双重介质动边界
-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确定新方法被引量:22
- 2008年
- 注采井距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目前主要根据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大小来确定。阐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其数学描述形式,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针对目前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井距的局限性,基于修正后非线性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和叠加原理,提出求解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的新方法。该方法除能考虑储层渗透率、注采压差外,还可以考虑流体粘度、预期产量、启动压力梯度以及介质变形程度的影响,同时形成了合理注采井距优化理论图版,方便现场应用。
- 李松泉程林松李秀生郝斐
- 关键词:低渗透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被引量:27
- 2007年
- 为研究裂缝性油藏的渗流规律,国内外相关专家提出并建立了许多理论模型,但都有其局限性,且没有一个很好适合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模型。为此,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的特点,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理论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为定量评价天然裂缝对储层的影响、天然裂缝表征成果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研究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并用实际油田的裂缝表征成果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对低渗透油藏,尤其是特低渗透油藏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使油藏得以开发,另一方面加剧了储层的各向异性,增加了开发难度。
- 冯金德程林松李春兰柳良仁
- 关键词:裂缝性油气藏低渗透油气藏连续介质储集层模型渗透率
- 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裂缝优化研究被引量:39
- 2008年
- 针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难确定的问题,在某低渗透油藏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实验研究,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参数包括裂缝方位、裂缝位置、裂缝条数和非均匀裂缝长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井型组合时,水平采油井走向应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且裂缝方位应平行于最大主应力;裂缝最优缝数为3条,且裂缝最优间距为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0.23~0.30倍;对于非均匀裂缝长度的3条裂缝,中间缝较长两端缝较短的部署方式为最优。通过本次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裂缝参数确实存在最优情况,实际油田应根据不同的模型类型考虑优化各裂缝参数。
- 姜晶李春兰杨敏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
- 新海27块低饱和度稠油油藏成因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新海27块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确定的2007年老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工程,目前已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有效提高采收率,以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生产测试等为基础,对研究区稠油油藏低饱和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低饱和度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成藏位置距生油中心远,构造幅度小,储层岩石颗粒分选差、孔隙结构差异大,油藏强亲水,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密度差小,后期构造运动等是导致低饱和度油藏主要原因。
- 薛永超程林松吴冬梅
- 关键词:稠油油藏二次开发
- 新立油田低渗透油层裂缝模型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开发中日益重要,做为低渗透油藏显著特征的裂缝,控制着油藏流体渗流系统,制约着油藏开发效果。如何利用常规资料进行裂缝识别和建立裂缝三维模型是当前低渗透油藏开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有益探索。首先从相似露头区和钻井岩心2个方面对裂缝分布原模型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建立裂缝特征知识库;然后从理论角度分析利用双侧向测井识别裂缝的可行性;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岩心标定测井法,深入分析总结了利用双侧向测井进行单井裂缝识别的特征,并利用分形克利金理论对井间裂缝进行了预测,最后利用分形随机模拟技术建立了研究区裂缝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建立的裂缝模型与油田开发实践比较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薛永超
- 关键词:低渗透裂缝三维模型
- 考虑表皮影响的底水油藏水平井流动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考虑变表皮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水平井井筒与底水油藏的耦合模型,可应用于非稳态和稳态流动阶段。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底水油藏水平井非稳态流动阶段持续很短时间便进入稳态流动阶段;由于摩阻和加速度的影响,井筒内存在一定的压力降,与摩阻压降相比,加速度引起的压降较小;忽略井筒压降的井筒流量分布误差非稳态阶段比稳态阶段要大;表皮效应对井筒流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表皮系数的增大可以使井筒流量分布更加均匀;表皮系数沿井筒变化时,井筒流量分布的均匀性比定表皮系数时差。
- 廉培庆程林松张继龙程佳
- 关键词:底水油气藏水平井压力降表皮系数储集层模型
-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被引量:11
- 2011年
- 裂缝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研究对指导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应用某碳酸盐岩油藏天然岩心进行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对基质岩心进行造缝,对比了造缝前后的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的差别:造缝后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上升)较快,残余油饱和度较大,且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高,油水共渗区变窄,最终驱替效率变小;对同一块天然裂缝性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力敏感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围压增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束缚水饱和度变大,残余油饱和度变化程度较小,等渗点下降,驱替效率变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使用围压较大条件下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含水率较低,在相同开发期限内阶段采出程度降低。
- 廉培庆程林松刘丽芳
-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围压采出程度
-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应力场模拟及裂缝预测被引量:1
- 2012年
- 低渗透油藏日益成为油气勘探开发重要领域之一,普遍发育的裂缝不仅对油藏流体渗流系统具有控制作用,而且影响着开发措施选择。裂缝的发育演化受应力场控制。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是定量研究应力场三维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在综合分析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各种地质资料基础上,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对研究区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应力场模拟结果对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断层夹持区、逆断层上盘、断层转折端、鼻状构造轴部等裂缝十分发育。结合肯基亚克构造演化史、三轴应力实验结果,归纳了研究区3种裂缝分布模式,即弱变形模式、中等变形模式、强变形模式,并分析了不同模式裂缝的分布范围。
- 薛永超
-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被引量:116
- 2007年
- 低渗透油藏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现象,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渗流阻力增大、单井产量降低,递减速度加快,稳产难度加大,并降低最终采收率。对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定量描述了两者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分析了介质变形对储层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渗流理论、数值模拟以及矿场试验研究,建立了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提出了在超前注水期运用保持合理地层压力水平、注水压力、注水强度和注水时机的开发技术,在长庆等低渗透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提高单井产量15%~20%。
- 王道富李忠兴赵继勇何永宏郝斐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介质变形非线性渗流超前注水注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