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9-003)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曼靳征侯明熊晓敏曾彩雯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学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监测
  • 1篇人血
  • 1篇人血小板生成...
  • 1篇上市后
  • 1篇生成素
  • 1篇售后
  • 1篇重组人血小板...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基因

机构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江西护理职业...
  • 1篇沈阳三生制药...

作者

  • 1篇夏春华
  • 1篇熊玉卿
  • 1篇严非
  • 1篇侯明
  • 1篇靳征
  • 1篇曾彩雯
  • 1篇李曼
  • 1篇熊晓敏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P4502C9基因多态性对健康人体内格列喹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CYP2C9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体内格列喹酮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RELP-PCR方法对38名健康受试者进行CYP2C9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按不同CYP2C9基因型进行分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受试者体内格列喹酮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不同基因型受试者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在38名健康受试者中,发现3名CYP2C9*1/*3杂合突变型个体与35名CYP2C9*1/*1野生型个体;未发现CYP2C9*3/*3纯合突变型个体。随机抽取的17名野生型个体与3名杂合突变型个体在给予格列喹酮60 mg后,发现杂合突变型个体AUC0-t、AUC0-∞、CL/F分别相当于野生型个体的1.854,1.787,0.554倍。结论 CYP2C9基因多态性对格列喹酮的药代动力学有显著影响,CYP2C9*1/*3突变型个体临床应适当调整给药剂量。
熊晓敏曾彩雯严非熊玉卿夏春华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2C9基因多态性格列喹酮药代动力学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上市后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完善其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面监测联合重点监测方案,观察实体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用rhTPO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基本信息、原患疾病、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关联性评价、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自2008年5月至2014年4月,共收集了6829例应用rhTPO患者的信息,其中有87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为1.27%,男性、女性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95%VS.1.42%,P〉0.05)。77.0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5d内,症状以全身症状为主,未发现说明书以外新的不良反应症状。儿童、老年人及妊娠人群中未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14岁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5~64岁患者组(3.4%VS.1.16%,P〈0.05)和≥65岁患者组(3.4%VS.1.24%,P〈0.05)。结论rhTPO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可控,但应注意对患者用药后的持续监测以应对迟发型不良反应损害。
侯明李曼靳征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药物不良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