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FJ-0702)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康德智林元相林章雅黄小芬余良宏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北京军区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癫痫
  • 4篇蛋白
  • 3篇致痫
  • 3篇皮质
  • 2篇灶性
  • 2篇致痫灶
  • 2篇手术
  • 2篇酸性蛋白
  • 2篇皮层
  • 2篇皮质发育畸形
  • 2篇痫灶
  • 2篇外伤
  • 2篇外伤性
  • 2篇畸形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胶质纤维酸性...
  • 2篇海马
  • 2篇发育畸形
  • 1篇电图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林元相
  • 9篇康德智
  • 4篇林章雅
  • 3篇黄锦聪
  • 3篇王丰
  • 3篇余良宏
  • 3篇黄小芬
  • 2篇陈富勇
  • 2篇林堃
  • 1篇薛毅辉
  • 1篇连葆强
  • 1篇徐如祥
  • 1篇吴喜跃
  • 1篇姜晓丹
  • 1篇许丽双
  • 1篇柯以铨
  • 1篇杜谋选
  • 1篇王晨阳
  • 1篇郑树法
  • 1篇林志雄

传媒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损伤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突触蛋白的动态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FeCl2皮层注射致损伤性癫痫(PTE)模型大鼠海马、额叶突触蛋白P38的表达变化.探讨突触可塑性在PT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20),采取立体定向皮层注射FeCl2(0.1moL/L,10μL)建立PTE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观察各组大鼠EEG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点(1h、7d、14d、30d)海马、额叶P38的表达。结果大多数模型组大鼠在注射FeCl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右侧额叶P38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致痫1h后,CA3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层和齿状回(DG)分子层P38表达均无明显变化,7d后P38表达增加,维持到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突触蛋白P38表达相关的突触可塑性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林元相徐如祥姜晓丹康德智柯以铨杜谋选许丽双
关键词:突触蛋白突触可塑性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相关性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相关性难治性癫痫(IE)致痫灶切除程度、病理亚型、MRS及MRI检查结果等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的35例FCD相关性IE随访12~36个月的手术效果,并分析致痫灶完全切除、病理亚型、MRI及MRS检查结果等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术后Engel Ⅰ级62.7%(22/35),Ⅱ级14.3%(5/35),Ⅲ级17.2%(6/35),Ⅳ级5.8%(2/35)。致痫灶完全切除(P〈0.05)、FCDI型(P〈0.05)与良好的手术预后有明显相关性。颅脑MRI检查是否阳性,致痫灶对侧颞叶内侧海马区NAA/CHO+Cr比值是否异常、MRS是否定侧与手术预后没有相关性。结论FCD相关性IE的总体手术效果良好。完全切除致痫灶、FCDI型与手术预后良好相关。
林元相林堃康德智林章雅黄小芬王丰余良宏陈富勇
关键词:大脑皮质癫痫预后
依达拉奉对大鼠外伤性癫癎海马CA3区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外伤性癫癎(PTE)大鼠模型海马CA3区CD133、核因子-kB(NF-k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表达及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探讨PTE可能的防治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n=6)、对照组(B,n=15)和治疗组(C,n=15)。观察行为学、脑电图,在不同时间点取脑,分别行抗CD133、NF-kB及GFAP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海马CA3区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A组比较,B、C组1 d后海马CA3区CD133表达逐渐增加,7 d时表达最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时降低;NF-kB在1 d时大量表达,7 d后减少,14 d明显减少;GFAP在7 d表达增强,14 d时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三种指标同一时期的表达均较A、B组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可诱导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者神经胶质细胞自身增殖,造成海马结构紊乱。依达拉奉可能抑制这一病理重构过程,从而在晚期PTE的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林元相王丰康德智
关键词:依达拉奉氧化应激反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NC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情况。采取纵裂-胼胝体-脑室入路5例,经皮质造瘘侧脑室入路9例,经枕下正中小脑蚓部入路1例,直接开颅切除1例。术后3例行放射治疗。结果术前误诊率62.5%。病理分级:WHOⅡ级7例,Ⅱ-Ⅲ级3例,Ⅲ级1例,未定级5例。病变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除1例失访和1例复发外,其他病例恢复良好。结论CNC多数位于脑室系统,在影像学上有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叶忠兴林元相康德智林章雅王晨阳吴喜跃林志雄薛毅辉袁邦清
关键词:神经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对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致痫灶的定位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术中皮层或深部电极脑电图(ECoG)对致痫灶定侧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癫痫为研究对象。术前行VEEG后行H-1MRS检查,获得NAA/(Cr+Cho)比值。术中行ECoG描记验证。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将异常放电区域、伴海马硬化的术前H-MRS与同患者对侧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H-MRS与皮层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病理回报1115例均有皮质发育不良,海马硬化9例。切除病灶前行病灶周边ECoG描记,15例均发现异常放电。术中ECoG异常放电区域NAA/(Cr+Cho)平均比值为0.78±0.27,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94±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海马硬化者NAA/(Cr+Cho)平均比值为0.55±0.14,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7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H-MRS与VEEG一致率为86.67%。结论:1H-MRS可对海马硬化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度。H-MRS结合128导VEEG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黄锦聪林元相康德智连葆强余良宏黄小芬林章雅郑树法
关键词:癫痫质子磁共振波谱视频脑电图致痫灶
外伤性癫痫大鼠海马CA3区nestin及NF-kB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外伤性癫痫(post traumatic epilepsy,PTE)大鼠模型海马CA3区巢蛋白(nestin)、核因子-kB(NF-k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表达,探讨PTE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n=6)和癫痫模型组(B,n=20)。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注射1μmol FeCl2于右额叶运动皮层。观察行为学、脑电图,在不同时间点取脑,分别行抗NF-kB、Nestin及GFAP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海马CA3区行病理学观察。结果B组大鼠在注射FeCl2后制模成功并存活15只。与A组比较,B组在1d海马CA3区Nestin表达逐渐增加,7d时表达最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降低;NF-kB在1d时大量表达,7d后减少,14d明显减少;GFAP在7d表达增强,14d时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E后Nestin表达逐渐增多,神经元及胶质细胞NF-kB表达高峰出现早。通过氧化应激反应,诱导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者诱导神经胶质细胞自身增殖/增生,可能在晚期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王丰林元相康德智
关键词:外伤性癫痫巢蛋白核因子-K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mTOR信号通路与癫痫被引量:7
2012年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通过综述mTOR信号通路参与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自噬、胶质增生、炎症、突触可塑性等病理生理过程,阐述mTOR信号通路致痫的可能分子机制。从遗传性疾病如TSC、PMSE,散发性疾病FCD、GG到获得性癫痫mTOR信号通路均异常激活,从另一个方面提示mTOR信号通路参与了癫痫的发病。然而,mTOR信号通路与癫痫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林堃林元相康德智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癫痫雷帕霉素结节性硬化症皮质发育畸形PMSE
病灶性后皮层癫痫的临床特征及致痫灶定位研究
2010年
后皮层癫痫(posterior cortex epilepsy,PCE)是一组特定的癫痫综合征,其发作起始于枕叶、顶叶或后颞叶区域,或是其中2个或3个脑叶交界区起源癫痫的总称。PCE致痫灶定位困难,现就我院11例病灶性PCE患者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效果总结如下。
林章雅陈富勇林元相余良宏黄锦聪黄小芬康德智
关键词:癫痫综合征致痫灶定位病灶性皮层PCE
皮质发育畸形致痫机制的分子遗传基础
2010年
癫痫(epilepsy)是神经科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皮质发育畸形(MCD)是其常见的病因,癫痫患者大都为散发病例,然而通过对一些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罕见家族进行研究证明,基因在MCD所致癫痫的致痫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皮质发育畸形致痫机制中的分子遗传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MCD的临床分类并探讨基因在各类MCD致痫机制中的作用及分子遗传基础,为癫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黄锦聪林元相康德智
关键词:癫痫皮质发育畸形致痫机制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