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级星火计划(2011GA71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相关作者:成永旭何杰赵亚婷吴旭干王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中华绒螯
  • 3篇中华绒螯蟹
  • 3篇绒螯蟹
  • 2篇脂肪酸组成
  • 2篇饲料
  • 1篇淡水
  • 1篇低盐
  • 1篇低盐度
  • 1篇低盐度海水
  • 1篇低氧胁迫
  • 1篇性腺
  • 1篇性腺发育
  • 1篇盐度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技术
  • 1篇幼蟹
  • 1篇杂鱼
  • 1篇中华绒螯蟹幼...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机构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成永旭
  • 2篇何杰
  • 2篇吴旭干
  • 2篇赵亚婷
  • 1篇杨筱珍
  • 1篇纪连元
  • 1篇邵路畅
  • 1篇阙有清
  • 1篇常国亮
  • 1篇杨志刚
  • 1篇王春
  • 1篇邱仁杰
  • 1篇刘皓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脂类组成和低氧胁迫的影响被引量:25
2013年
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对甲壳动物生长、蜕壳、性腺发育、免疫保护和抗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饲料中脂肪酸营养与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耐低氧胁迫的调控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单个体养殖试验、生化分析、低氧胁迫及生理指标测定等方法,研究了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初始均重为0.6g左右)成活、生长、脂类组成和低氧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幼蟹饲料中适宜的DHA含量。结果表明:(1)饲料中DHA含量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生长、蜕壳和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影响;(2)饲料中DHA含量对幼蟹肝胰腺水分、肌肉水分及总脂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过量DHA(0.81%)导致幼蟹肝胰腺总脂含量显著升高;(3)幼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DHA均随着饲料中DHA含量升高而显著上升,但DHA相对保留率(组织中DHA与饲料中DHA的比值)随着饲料中DHA含量上升而显著下降,整体上肌肉中各PUFA的相对保留率远高于肝胰腺。无论饲料中DHA/EPA比值如何变化,肌肉中DHA/EPA均小于1,这说明幼蟹肌肉需要更多的EPA;(4)饲料中添加适量的DHA(0.18%—0.28%)可以提高低氧胁迫下幼蟹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其乳酸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幼蟹的抗低氧胁迫能力。综上,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适宜DHA含量为0.2%左右。
赵亚婷吴旭干常国亮邱仁杰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DHA脂肪酸组成低氧胁迫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8
2012年
通过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天然杂鱼,研究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池塘设在上海市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每种饵料设3个平行。试验时间为2010年4月至11月,养殖结束后统计各试验组的存活率、体质量、产量,并随机取样测定各试验组雌雄蟹的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同时测定肝胰腺、性腺和肌肉中水分、总脂、粗蛋白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杂鱼组和配合饲料组蟹的存活率、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杂鱼组雌雄蟹肝胰腺及雄蟹肌肉中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杂鱼组雌雄蟹肝胰腺、性腺及雌蟹肌肉中总脂含量均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杂鱼组雌雄蟹肝胰腺中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但杂鱼组雌蟹卵巢中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配合饲料组雌蟹肝胰腺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磷脂含量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雌蟹卵巢和肌肉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或P<0.01),游离脂肪酸和磷脂含量则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或P<0.01);雌蟹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配合饲料组极显著高于杂鱼组(P<0.01)。两组饵料雄蟹肝胰腺各脂类组成无显著差异;精巢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为杂鱼组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磷脂含量为杂鱼组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雄蟹肌肉胆固醇含量配合饲料组显著低于杂鱼组(P<0.05)。杂鱼组雄蟹肝胰腺和肌肉中LO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或P<0.05),而杂鱼组雄蟹肌肉中ARA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杂鱼组雌蟹卵巢中LNA、ARA和DHA的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或P<0.05)。研究结果表明,�
阙有清杨志刚纪连元何杰邵路畅王春杨筱珍成永旭杨锦英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杂鱼配合饲料体成分
基于安全饲料开发下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提升和推广
2015年
河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经济生物,近几年河蟹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2010年59.3万吨,2011年64.9万吨),产值近400亿元(2012全国渔业统计年鉴),堪称我国名特优养殖业的一朵奇葩。近二十年来,河蟹养殖持续发展良好,全国从种源、苗种生产、成蟹养殖以及产品销售都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布局,但同时河蟹的养殖面临挑战和问题,问题之一是河蟹产业仍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表现在投饵不科学,还是主要投喂一些单一饵料,如玉米、小麦、粉粕类或低质量饲料及野杂鱼等进行养殖,往往造成河蟹营养的不均衡,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这些单一饲料饲养的蟹种性成熟提前,直接导致成蟹规格偏小,经济价值不高,同时单一的饲料,特别是野杂鱼,易产生大量养殖废物并导致池塘水质恶化,造成河蟹疾病和食品安全隐患。所以当前在河蟹生态养殖系统中,需要以提高河蟹养殖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和优质化为目的,进行高效饲料开发并引导养殖户科学投饵,综合应用河蟹营养免疫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推广河蟹系列高效生态型营养饲料产品,并基本替代野杂鱼和单一饲料,形成基于全程安全饲料下的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使河蟹的养殖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河蟹养殖颗粒饲料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关键词:健康养殖技术河蟹养殖饲料开发食品安全性科学投饵
低盐度海水和淡水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及交配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研究了低盐度海水(盐度为15)和淡水(盐度为0)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性腺发育及交配行为的影响,并比较了河蟹交配和产卵前后的性腺指数及肝胰腺指数的变化。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低盐度海水雌蟹组、淡水雌蟹组、低盐度海水雄蟹组和淡水雄蟹组。结果表明,(1)各组河蟹的成活率均在80%左右,无显著差异(P>0.05);(2)实验第15天、30天和45天时,低盐度海水雌蟹组的卵巢指数显著高于淡水雌蟹组(P<0.05),低盐度海水雄蟹组的性腺指数也略高于淡水雄蟹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实验第30天时,低盐度海水雌蟹组的肝胰腺指数显著低于淡水雌蟹组(P<0.05),其余采样时间两组雌体间或两组雄体间的肝胰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期间,两组雌体的肝胰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4)实验第45天,低盐度海水雌蟹组和雄蟹组实验个体全部能够交配,有66.7%的低盐度海水雌蟹组的个体交配后2 d内产卵,淡水雄蟹组有部分个体在低盐度海水中有发情行为;(5)低盐度海水组,雌蟹产卵后和雄蟹交配后的性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但肝胰腺指数下降不显著(P>0.05)。
吴旭干赵亚婷何杰黄庆黄志峰刘皓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低盐度海水淡水性腺发育交配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