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9363000)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徐春祥王马华朱光平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氧化锌
  • 1篇锰掺杂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氧化锌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发光
  • 1篇发光特性
  • 1篇D-D跃迁
  • 1篇掺杂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1篇朱光平
  • 1篇王马华
  • 1篇徐春祥

传媒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锰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发光特性被引量:6
2010年
应用气相传输法,以铜为催化剂,在硅衬底上制备了锰掺杂氧化锌四足纳米晶须。利用X射线与电子衍射谱、扫瞄电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样品形貌、结构和成份进行表征与检测。通过355 nm与375 nm紫外光激发下掺杂与未掺杂样品光致发光谱的对比,结合拉曼散射谱与光致激发谱,对掺杂样品中光致发光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由沿[0001]方向生长、前端和内部长有纤细刺状结构的中空六方管组成;样品中掺入的Mn^(2+)的无辐射复合中心作用,是掺杂样品紫外辐射强度和谱宽变小的主要原因,而氧化锌晶体晶格周期对Mn^(2+)中d-d电子跃迁过程的影响,则是375 nm紫外光激发下掺杂样品中产生415 nm辐射峰的主要原因。
王马华朱光平徐春祥
关键词:光致发光锰掺杂D-D跃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