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6203)

作品数:8 被引量:189H指数:6
相关作者:赵天保孙艳玲王中良马柱国李春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3篇多模式
  • 3篇降水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变化
  • 2篇气温
  • 2篇气象
  • 2篇气象因子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特征
  • 2篇空气污染
  • 2篇空气污染特征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半干旱
  • 2篇干旱半干旱区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四会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作者

  • 6篇赵天保
  • 3篇马玉霞
  • 2篇马柱国
  • 2篇王娟怀
  • 2篇王中良
  • 2篇李春香
  • 2篇孙艳玲
  • 1篇左志燕
  • 1篇王式功
  • 1篇涂锴
  • 1篇马盼
  • 1篇严中伟
  • 1篇刘斌
  • 1篇陈亮
  • 1篇曹刚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对作用分析被引量:67
2015年
利用GIMM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残差分析和相对作用分析对华北地区1981—2006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植被覆盖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981—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009/10 a,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且植被NDVI退化区域面积大于改善区域面积;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干燥度指数和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无论在华北地区植被改善区域还是退化区域,人类活动起到的作用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植被改善区,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为68.10%,大于气候变化的相对作用(31.90%),在植被退化区,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为71.88%,也远大于气候变化的相对作用(28.12%),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大小在不同空间位置上表现不同。
刘斌孙艳玲王中良赵天保
关键词:植被覆盖气候变化
CMIP5多模式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模拟与预估被引量:41
2014年
应用CRU3.1气温资料和GPCCV6降水数据,系统评估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17个耦合模式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的长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concentrationpathways,RCPs)下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大多数模式都能模拟出全球陆地以及典型干旱半干旱区观测气温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近60年来显著增温的空间格局,但增温幅度偏小0.1-0.30C/50a;大多数模式难以捕捉到全球陆地观测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模拟的变率和趋势均明显偏弱,不同模式对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模拟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多模式集成结果更为接近观测值;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下,全球及其不同干旱半干旱区未来气温的变化均是以显著增温为主,特别是高端浓度路径(RCP8.5)下的增温幅度几乎是中低端浓度路径(RCP4.5)下的2倍;降水的未来变化情景基本上是“干愈干、湿愈湿”的时空特征,也是高端浓度路径下的变化更为明显;而未来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很可能是气温上升、降水增加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赵天保陈亮马柱国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气候模拟气温降水
大气水汽变化及其反馈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大气水汽变化的反馈作用是影响平衡气候系统敏感性的最大反馈作用之一,能够放大其他温室气体增暖的效应,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多趋强。因此,全面分析大气水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长期变化趋势,评估大气水汽反馈的区域气候效应,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响应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已基本能够确定水汽反馈效应为一种使得全球增暖加快近一倍的强烈正反馈,并已能够估计其大致变化范围,但是此估计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随着卫星和探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的长期水汽资料日趋丰富,但资料之间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同时单个资料本身也存在非均一性问题。最新的气候系统模式已能够大致模拟大气水汽的反馈效应,但近年的进展速度却并不令人乐观。我国的水汽观测和水汽反馈效应的研究也已取得长足进步,可以基本确定为水汽变化与地面温度存在正反馈关系,而与降水的关系虽然也较为密切,但因区域气候变化仍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
赵天保涂锴严中伟
关键词:大气水汽气候效应
基于CMIP5多模式评估人为和自然因素外强迫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中的相对贡献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观测资料和CMIP5多模式的历史试验(考虑所有驱动因子)以及单因子强迫气候归因试验结果,估算了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及自然因素等外强迫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人为和自然外强迫的共同作用可解释近30年观测气温变化的95%~99%,其中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度变化是观测增温的2~3倍,而气溶胶起到了显著的冷却降温作用;人为和自然因素外强迫对近几十年观测降水的变化的可能贡献约为65%~78%,其中,气溶胶和温室气体是中国区域降水的主要外强迫因子,尤其气溶胶主导着中国东部降水变化的分布型,而自然因素外强迫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干旱半干旱区.人类活动主导了近60年来中国区域气温的长期非线性趋势,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温室气体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大,是中国区域气候变暖最主要的贡献者;不同外强迫因子对中国区域降水长期非线性趋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温室气体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逐渐增加的主要贡献者,而气溶胶的主要影响使湿润半湿润区降水有较为明显下降趋势,土地利用和自然因素外强迫也会造成降水呈减少的趋势.通过最优指纹法(Optimal Fingerprinting)的检测可知,人类活动能够很好地解释近60年来中国区域特别是湿润半湿润区观测气温的变化,其中温室气体的单独作用能够清晰地从观测结果中检测出来;由于多模式结果的不确定性,观测降水变化的归因目前还无法通过残余一致性检测.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仍可为中国区域气候变化成因研究及其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赵天保李春香左志燕
关键词:自然变化外强迫
基于CMIP5多模式结果评估人类活动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基于CMIP5多模式的历史试验(考虑所有驱动因子)以及单因子强迫气候归因试验结果,评估了温室气体、气溶胶、土地利用及所有人类活动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强迫会引起全球陆地显著增温,特别是由温室气体强迫引起的北半球中高纬地区近60年的增温幅度几乎是历史变化的2~3倍,气溶胶的降温效应则对近60年来的全球变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地利用在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区具有微弱的降温作用.所有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强迫会使大多数陆地及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增加,而气溶胶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不确定性.近60年,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结果,大多数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年代际和多年代际变化特征均是所有人类活动综合作用"同步叠加"在自然变化之上的一种结果;其中,气溶胶在大多数地区显著促进温度的多年代际变化,土地利用在澳大利亚地区则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降水的多年代际变化而言,气溶胶的贡献相对比较突出,而温室气体和土地利用对全球降水的多年代尺度特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李春香赵天保马柱国
关键词:气候变化干旱半干旱区气温降水
西安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应用西安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SO2、NO2和PM10等3种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同时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3种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市污染物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冷月高、暖月低的分布特征,且不同监测点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3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受多种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
王娟怀赵天保马玉霞马盼杨守懋王珊
关键词:SO2PM10气象因子
张掖地区气候因素与麻疹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张掖地区气候因素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张掖地区1976—2005年气象资料、1976—2000年沙尘资料[上游西北风向酒泉市、金塔县沙尘资料(1989—2000年)],及对应时间该地区麻疹发病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年、月、季节相关分析,探讨气象条件、沙尘天气与麻疹发病的关系。[结果](1)1976—2005年,张掖地区气候向暖湿方向变化,气温增长率和降水增长率分别为0.571℃/10年和9.8 mm/10年。(2)麻疹为张掖地区高发病种,具春季高发特点。(3)张掖地区平均风速与麻疹发病人数具有正相关。而平均气温、降水、平均气压与麻疹发病无显著相关性。(4)张掖地区及其上游地区(酒泉市及金塔县)的沙尘天气与张掖地区麻疹发病呈正相关。[结论]张掖地区平均风速、沙尘天气与麻疹发病率呈现正相关。风速的增大,沙尘天气的频发,为麻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传播条件,可能加大该病的传播。
从靖马玉霞曹刚王式功
关键词:气候沙尘沙尘暴扬沙浮尘麻疹
1998-2011年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驱动分析被引量:55
2014年
基于1998-2011年的SPOT/NDVI数据,结合海河流域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海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利用海河流域30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1年海河流域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总体上在改善,但是在空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农田、森林、湿地改善最为明显,植被明显改善区域与植被高波动区分布基本一致,植被覆盖基本不变区域与植被低波动区基本一致;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的面积比例为31.7%,非气候因子驱动型分布于整个流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68.3%,其分布地区土地覆盖类型主要是农田、建设用地,表明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较大。
王永财孙艳玲王中良
关键词:海河流域SPOTNDVI植被覆盖变化气候因子
关于西安市空气污染特征的分析研究
本文应用西安市2009年12月-2012年12月SO2、NO2和PM10三种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以及同期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三种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年中PM10超标的日数最多,SO2...
王娟怀马玉霞杨守懋
关键词:污染物气象因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