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974)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晋秀明杨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眼
  • 2篇角膜
  • 2篇发病
  • 1篇多因素疾病
  • 1篇眼表
  • 1篇眼症
  • 1篇眼症状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翼状胬肉
  • 1篇症状
  • 1篇术后
  • 1篇佩戴
  • 1篇胬肉
  • 1篇睑板
  • 1篇睑板腺
  • 1篇睑板腺功能障...
  • 1篇羟丙基甲基纤...
  • 1篇微环境
  • 1篇物理疗法
  • 1篇细菌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晋秀明
  • 1篇杨立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翼状胬肉术中应用对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对术后早期干眼症状和泪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10和30d对每位受试者依次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自觉症状评价、泪膜破裂时间(TBUT)、ShirmerⅠ试验(STI)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OSDI评分值、自觉症状评分及STI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和10d试验组TBU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对照组FL值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2%HPMC保持角膜湿润能改善术后早期眼表状态,利于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恢复,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张纪卫晋秀明
关键词:翼状胬肉泪膜干眼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雌激素对干眼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干眼是眼表的多因素疾病,特征是泪膜稳态的丧失,伴随眼表症状,其发病机制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及神经感觉异常[1]。17%~34%的亚洲人群受到干眼的影响[2],引起干眼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引起干眼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闵今今朱彬彬晋秀明
关键词:雌激素水平干眼发病机制多因素疾病眼表
角膜绷带镜佩戴后感染性角膜炎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角膜绷带镜配戴后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生规律和发病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到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因临床需要配戴角膜绷带镜患者,重点分析佩戴角膜绷带镜发生感染性角...
刘云芳
关键词:感染性角膜炎发病规律
文献传递
30C12HSL固有免疫激活机制及其参与细菌和角膜微环境平衡研究进展
2014年
结膜囊内细菌和角膜共存并维持一种微环境平衡,可却仍存在角膜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其微环境平衡维持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新近研究发现绿脓杆菌分泌的30C12HSL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微生物和机体之间信号通信的分子基础,为细菌和角膜微环境平衡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现就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杨立晋秀明
关键词:角膜绿脓杆菌微环境
关注干眼的系统治疗方法被引量:22
2019年
干眼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稳态失衡,眼表微环境改变,进而导致眼表的不适症状,其发病机制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以及角膜神经感觉异常。干眼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眼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轻中度干眼和重度干眼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因患者病情和治疗机构的条件而异,系统性、规范化、综合性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本文系统性总结了传统的与新兴的干眼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临床上切实可行,可为不同类型的干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晋秀明章悦
关键词:干眼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睑板腺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