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16151)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裴雪涛白慈贤陈琳张锐高艳红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干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下
  • 2篇视网膜下移植
  • 2篇祖细胞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膜下

机构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裴雪涛
  • 3篇白慈贤
  • 2篇马萍
  • 2篇钱焕文
  • 2篇陈鹏
  • 2篇高艳红
  • 2篇单清
  • 2篇周游
  • 2篇姜严明
  • 2篇张锐
  • 2篇谢超
  • 2篇温静霞
  • 2篇张杰
  • 2篇陈琳
  • 1篇李锦
  • 1篇孙圣坤
  • 1篇王冬梅
  • 1篇谢小燕
  • 1篇王韫芳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04
  • 5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成体干细胞的可塑性及其在再生医学应用中的思索被引量:8
2003年
近年来, 随着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成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逐步认识, 人们发现, 成体干细胞除了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潜能外, 还具有可塑性.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现象的发现, 使得人们对于今后应用它们进行细胞再生治疗以替代因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组织缺损而充满希望. 尽管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发生机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等问题尚存争议, 对于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探索无疑会使成体干细胞在未来的细胞和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韫芳裴雪涛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细胞工程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正常及激光损伤视网膜下移植分化的差异被引量:6
2004年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不诱导的条件下视网膜移植于正常或大鼠Nd:YAG激光损伤视网膜后的定位以及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大鼠MSCS,用荧光染料DAPI标记MSCS,视网膜下移植后分别于10,20,35和50天处死动物,做DAPI荧光观察,并在阳性的连续切片上做神经元核(neuronal nuclei,Neu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角蛋白(pallcy-tokeratin,CK)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对损伤大鼠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即刻、1-7周检测损伤移植组、损伤组和损伤注射生理盐水组的视网膜电流图(ERG)b波分析.培养的MSCS集落生长迅速,均一性好,DAPI染色观察表明,10天时移植细胞多集中于移植部位周围,正常移植组可见分层,而损伤移植组分布散乱;20天时两组均可见阳性细胞分布范围扩大,分布于视网膜各层;35天正常移植组阳性细胞范围与20天基本相同,而损伤组则进一步扩大,且细胞开始向损伤部位迁移;50天正常移植组荧光范围比35天小,未发现细胞增生,损伤组损伤范围与35天相比扩大不明显,但许多部位有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阳性区域的细胞在NeuN,NSE,GFAP和CK的表达有不均一性.
张杰单清马萍姜严明陈鹏温静霞周游钱焕文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激光损伤视网膜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移植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胶原三维培养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胶原的三维培养系统。方法 采用贴壁法对(5.8±3.4)×105个原代大鼠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通过传代次数的增加对其进行纯化扩增,然后以鼠尾胶原为成份构建胶原膜,用扫描电镜和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MSCs在胶原膜上的增殖状况。结果MSCs在体外扩增16代后共可获得(4.0±3.3)×1012个细胞,扩增(6.8±1.0)×106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大鼠MSCs与鼠尾I型胶原有良好的亲和性;MTT结果显示,接种胶原膜后MSCs增殖特性与接种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殖曲线显示MSCs最适接种密度为2×104/cm2。结论大鼠MSCs接种后在胶原膜上增殖状况良好,此三维培养系统适于植入皮肤受损动物模型。
高艳红王冬梅白慈贤张锐陈琳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皮肤损伤促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对大鼠皮肤损伤所发挥的促愈作用 ,从而为临床皮肤损伤修复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方法 体外培养扩增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MSCs,选择雌性Wistar大鼠 30只制作皮肤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MSCs -胶原膜组 (接种细胞胶原膜组 ,A组 )、单纯胶原膜组 (B组 )和自然愈合组 (对照组 ,C组 ) ,每组 10只。采用创面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并结合原位杂交方法判定创面愈合过程中是否存在植入细胞。 结果 伤后 7,14d ,3组中任何两组之间创口收缩率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其顺序为A组 >B组 >C组 ;组织学检查显示 ,A组肉芽组织含量明显多于B、C组 ;电镜检查显示 ,A组受损皮肤接近正常 ;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移植后 7,2 1,2 7d ,A组均可检测到雌性Wistar大鼠受损皮肤真皮层有雄性大鼠sry基因的表达。 结论 MSCs可对皮肤损伤发挥明显的促愈作用。
高艳红孙圣坤白慈贤张锐陈琳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皮肤损伤伤口愈合
新的豆类凝集素FRIL及其体外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特性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03年
凝集素是一类蛋白质或糖蛋白。自然界中 ,很多植物可产生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在分子间的识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新近发现的豆类凝集素FRIL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外维持造血干
谢超裴雪涛
关键词:凝集素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观察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视网膜下移植后的定位以及分化后的蛋白表达情况.将体外培养的雄性大鼠MSC移植于成年大鼠视网膜下,4周后取眼球做石蜡切片并用Y染色体鉴定;将MSC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gfp感染后移植,4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眼球冰冻切片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并用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MSC进行视网膜下移植,分别于10,20,35和50 d后观察DAPI荧光分布,并在阳性的连续切片上做神经元核(Ne-u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Y染色体原位杂交观察,荧光显微镜下GFP观察及DAPI观察均发现来源于MSC的阳性细胞融入了原来的视网膜结构,这些细胞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及节细胞层,细胞形态结构与周围视网膜相似;DAPI标记观察表明,移植后至50 d无细胞增生,50 d后阳性细胞数量和分布范围缩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阳性区域的细胞NeuN,NSE,GFAP和cK的表达与周围组织相同.3种标记方法检测到的视网膜结构完整,但某些区域的细胞排列不整齐.上述结果表明,MSC在视网膜下移植后可与原视网膜结构相融合,MSC具有分化为类视网膜结构的能力.
张杰单清马萍姜严明陈鹏温静霞周游钱焕文裴雪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Y染色体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移植
具有维持造血干/祖细胞能力的新型豆类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功能鉴定被引量:7
2004年
一种分离自豆类的新型凝集素不仅具有凝集活性 ,还具有体外长期维持造血干 /祖细胞的能力 .由眉豆(Dolichoslablab)中分离得到了这种多亚基的凝集素———FRIL (Flt3receptor interactinglectin) ,并对它进行了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免疫细胞分析显示 ,它的受体是CD34+ 造血干 /祖细胞所特有的 .在培养基中添加这种凝集素可长期维持CD34+ 细胞存活和增殖能力 .以Flt3配基 (FL)作为对照 ,在 2 8天的培养时间内 ,相对于FL ,FRIL可维持细胞较高的G0 /G1期比例 (80 %以上G0 /G1期 )和长期培养中 (1 4天以上 ) 1 5倍以上的集落形成量 .可见FRIL通过滞留造血干 /祖细胞于G0 /G1期而维持它们的自我更新潜能 .
谢小燕谢超李锦白慈贤裴雪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