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449)

作品数:4 被引量:7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晓欣马洪斌胡春胜陆乐峰张芮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硝态氮
  • 3篇淋失
  • 2篇铵态氮
  • 2篇控肥
  • 2篇包膜
  • 1篇氮累积
  • 1篇氮淋失
  • 1篇氮污染
  • 1篇地貌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污染
  • 1篇英文
  • 1篇玉米
  • 1篇水量平衡
  • 1篇水污染
  • 1篇污染
  • 1篇硝态氮累积
  • 1篇硝态氮淋失
  • 1篇硝态氮污染
  • 1篇小麦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石家庄市环境...

作者

  • 4篇李晓欣
  • 2篇胡春胜
  • 2篇王殿武
  • 2篇张芮华
  • 2篇陆乐峰
  • 2篇马洪斌
  • 1篇张桂杰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比较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为改善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施肥习惯和减轻白洋淀污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5种肥料在白洋淀地区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释放淋溶情况。[结果]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在试验前期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98.5%和98.7%,在试验中期分别减少了96.5%和97.4%,在试验后期分别减少了38.7%和76.7%;而硝态氮含量在试验前期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59.1%和81.7%,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了414.7%和40.7%,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了1702.8%和642.3%。[结论]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明显减少了易挥发的铵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作物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在前期的释放,并增加了在中后期易吸收氮的供应。
陆乐峰王殿武李晓欣张芮华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淋失
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比较研究
2011年
[目的]比较包膜缓/控肥氮释放特性,为改善白洋淀及周边地区农业耕作施肥习惯和减轻白洋淀污染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5种肥料在白洋淀地区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释放淋溶情况。[结果]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在试验前期淋溶液中铵态氮含量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98.5%和98.7%,在试验中期分别减少了96.5%和97.4%,在试验后期分别减少了38.7%和76.7%;而硝态氮含量在试验前期较普通尿素分别减少了59.1%和81.8%,在试验中期分别增加了414.7%和40.7%,在试验后期分别增加了1702.8%和642.3%。[结论]树脂包衣和硫包衣尿素明显减少了易挥发的铵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作物易吸收利用的硝态氮在前期的释放,并增加了在中后期易吸收氮的供应。
陆乐峰王殿武李晓欣张芮华
关键词:铵态氮硝态氮淋失
中国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现状研究被引量:49
2012年
随着农田氮素投入的增多,大量硝态氮累积在土壤剖面和淋失进入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本文综合概括了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现状,指出地下水硝态氮重度污染主要发生在农业集中地区;由于地质地貌、农业生产、地下水埋深等因素的不同,地下水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地下水埋深越浅地区越易受到硝态氮的污染,不合理的灌溉、施肥等农业耕种制度也影响着硝态氮在土体中的累积和向地下水体淋失的过程并指出了下一步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工作的研究重点。
马洪斌李晓欣胡春胜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地貌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调控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定位试验,应用土钻取土和土壤溶液取样器取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变化,计算了不同氮肥处理通过根系吸收层的硝态氮淋失通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生长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和淋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同氮肥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增加了作物的收获氮量,施磷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可达123 kg.hm-2.a-1,施钾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为31 kg.hm-2.a-1。不同灌溉水平下0-400 cm土体累积硝态氮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制灌溉(小麦季不灌水,玉米季灌溉1水)、非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2-3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4-5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各处理剖面累积硝态氮量分别为1 698 kg.hm-2、1 148 kg.hm-2和961 kg.hm-2。与非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在10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层次,2003-2005年间控制灌溉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3%;非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2%;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47%。免耕措施降低了作物产量,影响土壤水的运移,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根据作物所需降低氮素投入(N 200 kg.hm-2.a-1),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溉量是减少华北山前平原地区硝态氮淋失,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措施。
李晓欣马洪斌胡春胜张桂杰
关键词:小麦-玉米轮作硝态氮累积氮淋失水量平衡灌溉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