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727)
-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 相关作者:房殿春沈才飞徐胤夏一菊王璞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和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claudin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联合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laudin3、claudin4在93例食管鳞癌、20例异型增生组织、20例食管炎和15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claudin3在正常食管上皮、食管炎、异型增生及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1/15)、20.0%(4/20)、30.0%(6/20)、43.0%(40/93),癌组织阳性率最高,正常食管上皮组织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阳性率较正常食管上皮明显升高(P<0.05),异型增生及食管炎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claudin4在正常食管上皮、食管炎、异型增生及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3%(5/15)、35.0%(7/20)、40.0%(8/20)、45.2%(42/9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3和claudin4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但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P<0.05),且死亡组的阳性率较生存组低(P<0.05);claudin3和claudin4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χ2=8.520,K=0.302,P=0.004),但两种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分析发现claudin3和claudin4表达阳性组的术后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 claudin3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有淋巴结转移时claudin3和claudin4的表达出现下调,claudin3和claudin4有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徐胤王璞沈才飞李婧文张安然邵顺子于晓娜张昊翔闫武夏一菊房殿春
- 关键词:CLAUDIN组织芯片食管鳞癌
- 大肠息肉癌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03~2012年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对经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的单发或多发情况、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03~2012年间行肠镜检查共75 084例,检出息肉14 806例,检出率为19.72%。左半和右半大肠息肉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的发生率随患者的年龄增加而增高;左半结肠息肉癌变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167);息肉癌变率随其直径的增大而增高(P<0.01);各类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均高于增生性息肉,息肉的绒毛成分愈多癌变率越高(P<0.01)。结论患者年龄、息肉的部位、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是预测癌变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对年龄大于45岁、直径大于或等于1cm,特别是左半腺瘤性息肉应尽早行内镜下治疗,以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 于晓娜邵顺子沈才飞张昊翔王璞夏一菊李靖文张安然徐胤彭贵勇房殿春
- 关键词:肠息肉腺瘤上皮内瘤变癌变
- 失巢凋亡及其在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转移(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是多阶段、多途径、涉及多种调控机制的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侵入脉管系统并存活、迁移至适宜部位、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并生长、最终形成转移灶等[1],此为目前临床多数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张亚飞章必成房殿春
- 关键词:细胞凋亡肿瘤转移抑制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