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04G107)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红汪军仲维清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文章针对地区间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比较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及要素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以阜新为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阜新1987~2001年15年间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对阜新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阜新的实际对所建模型中技术进步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作了更深入的成因阐述。
- 汪红汪军
- 关键词:经济增长生产函数
-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2005年
- 文章针对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区经济不均衡增长的这种格局,围绕着要素投入、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变化等方面从供给、需求和产业结构协调的角度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研究。
- 汪红
-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结构
- 需求对阜新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
- 2006年
- 文章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支出法统计的辽宁省阜新市GDP的具体数据出发,对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比较了消费与投资对阜新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得出了阜新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需求拉动,投资对阜新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消费需求是阜新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消费需求对阜新经济的拉动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趋于弱化,进入21世纪后又逐渐强化等结论,由此提出了使阜新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建议。
- 汪红仲维清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阜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从阜新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分析了1987—2003年阜新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利用这15年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阜新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将各个产业及其分行业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替代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内部结构调整,用现代化服务技术替代传统服务业等一些政策性建议。
- 汪军李文艳汪红
-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