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606)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志军王茂强刘凤永段峰宋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胜利油田胜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栓
  • 4篇门静脉
  • 4篇静脉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3篇系膜
  • 3篇门静脉血
  • 3篇门静脉血栓
  • 3篇肠系膜
  • 3篇肠系膜上静脉
  • 3篇肠系膜上静脉...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1篇导管溶栓
  • 1篇导管溶栓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胜利油田胜利...

作者

  • 4篇宋鹏
  • 4篇段峰
  • 4篇刘凤永
  • 4篇王茂强
  • 4篇王志军
  • 1篇李方广
  • 1篇王燕
  • 1篇段留新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技术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小型猪9头,选用1头行预实验,8头用于正式实验。全麻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用球囊导管阻塞门静脉主干并注入凝血酶或自体血栓,30min后行门静脉造影证实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并比较血栓形成前后影像学变化。对术中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分析死亡原因,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9头猪均成功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模型。第1头预实验猪模型建立后10min死亡,病理证实死亡原因为DIC。正式实验8头猪,6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后饲养14d,其余2头术后3h内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肝破裂和麻醉药物过量。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可以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宋鹏王茂强段留新李强段峰刘凤永王志军李方广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动物模型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PV)阻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狭窄和(或)血栓形成]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男9例,女4例;年龄28~60岁(平均43岁)。其中PV血栓3例,PV吻合口狭窄9例,PV吻合口狭窄合并血栓1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9例(其中8例有呕血病史)。7例用经皮经肝穿刺PV分支途径治疗,6例经TIPS途径,技术包括球囊扩张+置入支架8例、局部溶栓和清除血栓4例次、单纯球囊扩张2例、联合栓塞胃冠状静脉9例次。结果介入治疗技术均成功,无重要并发症,结束治疗时复查造影显示PV血流通畅,PV主干管径接近正常10例、3例残留狭窄〈30%。随访6~48个月(平均28个月),5例术前肝功能异常病人,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9例以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术后复查胃镜显示静脉曲张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腹部症状较明显的病人,术后腹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逐渐减轻;复查Doppler超声波显示PV血流通畅。结论介入技术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PV阻塞的安全、有效方法。
刘凤永王茂强段峰王志军宋鹏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阻塞门静脉血栓门静脉狭窄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留置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途径留置肠系膜上动脉(SMA)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2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用经桡动脉途径留置SMA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47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19~65(44±13)岁,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厌食等症状,无肠管坏死及腹膜炎证据,均经CT增强扫描确诊。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留置导管至SMA灌注尿激酶(UK)(25万Iu~50万Iu/次,2次/d,总量1.5万Iu·kg^-1·24h^-1)5~11(7.1±2.5)d,同时给予肝素治疗(10Iu·kg^-1·h^-1),监测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间隔3d及撤出留置SMA导管前均常规行腹部CT增强检查。终止溶栓术的指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复查CT显示血栓消失或血管再通。出院后口服华法林≥12个月。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留置选择性SMA插管的成功率为100%。2例于开始溶栓后24h内腹痛腹胀加重、新出现腹膜刺激征,最终转外科探察证实存在小肠坏死。临床有效率占95.7%(45/47):治疗开始后24h腹痛腹胀减轻占80.9%(38/47)、未加重占17.0%(8/47);治疗开始后48h所有45例患者症状均有明确改善,结束溶栓前患者腹痛、腹胀消失并有食欲。拔出留置SMA导管前复查CT显示,29例(64.4%)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血栓几乎完全消失,16例(35.6%)的血栓有所吸收、部分血管再通,介入治疗前肠壁水肿、肠系膜水肿等均完全消失。与局部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9%(7/47),均为轻度,包括穿刺侧桡动脉搏动消失2例、桡动脉穿刺处微小血肿5例,未影响留置SMA导管治疗。随访时间12~86(48±20)个月,43例(95.6%)腹部症状未再复发。2例(4.4%)分别于出院后6个月、5年复发PV-SMV血栓形成,经再�
王燕王茂强刘凤永王志军段峰宋鹏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急性和亚急性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门静脉(portal vein,PV)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和亚急性SMV—PV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介入治疗。选择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即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approach,TIPS途径)]介入治疗(12例)和经导管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溶栓治疗(9例)。结果治疗成功19例,无严重并发症。11例经TIPS途径治疗的患者于治疗结束时造影显示大部分血栓被清除,门静脉系统有血流通过,临床症状缓解。1例虽然SMV—PV恢复血流,但12d后死于腹腔脓肿、MODS。经导管SMA内溶栓治疗9例,术后症状逐渐改善8例,无效1例。结论经TIPS途径介入技术和经导管SMA溶栓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SMV—PV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宋鹏王茂强段峰王志军刘凤永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