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A115)

作品数:29 被引量:145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任直冯铭赵春华秦川安沂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干细胞
  • 17篇间充质干细胞
  • 17篇充质干细胞
  • 14篇细胞
  • 12篇食蟹猴
  • 10篇骨髓间充质
  • 10篇骨髓间充质干...
  • 8篇间充质
  • 8篇出血
  • 7篇细胞移植
  • 7篇脑出血
  • 7篇骨髓
  • 6篇缺血
  • 6篇人骨髓
  • 5篇人骨髓间充质...
  • 5篇脑缺血
  • 5篇干细胞移植
  • 4篇灵长类
  • 4篇非人灵长类
  • 4篇分化

机构

  • 2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市神经外...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24篇王任直
  • 18篇冯铭
  • 14篇赵春华
  • 11篇秦川
  • 10篇朱华
  • 10篇安沂华
  • 8篇卢珊
  • 7篇包新杰
  • 7篇魏俊吉
  • 6篇李秦
  • 6篇刘颖
  • 5篇李桂林
  • 5篇窦万臣
  • 4篇陈云新
  • 3篇代小伟
  • 3篇卢姗
  • 3篇孙井江
  • 3篇张涵
  • 3篇李鲁生
  • 3篇徐艳峰

传媒

  • 7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1篇2013
  • 10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治疗大鼠脑梗死及其减轻半暗带神经元的凋亡作用。方法采集成人志愿者骨髓,分离培养BMSCs;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h再灌注脑梗死模型;建模后第3天分别立体定向脑内移植5×105BMSCs和等量生理盐水,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观察神经功能恢复;建模后第14天TUNEL法检测梗死周边神经细胞凋亡;建模后第28天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梗死周边神经元的存活;采用依红-苏木素染色评估梗死体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梗死周边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7),而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 antigen,NeuN)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15);同时,BMSCs可显著降低MCAO大鼠的相对梗死体积(P=0.041);mNSS评分显示,从MCAO后第14天开始,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移植BMSCs可显著减少半暗带神经元凋亡,缩小梗死范围,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包新杰魏俊吉冯铭卢珊赵春华王任直
关键词:脑梗死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临床治疗的希望被引量:4
2009年
在近几年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逐渐因其所具备的免疫调节特性而得到科研领域的高度重视.由于MSCs可以在体外迅速扩增至临床治疗所需要的细胞数量,为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MSCs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依然未被研究清楚,从而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能力、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研究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探讨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朱雅姝赵春华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被引量:3
2011年
Friendenstein等^[1]。最先发现,骨髓中贴壁生长的单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随后,研究人员又相继在脂肪、肌肉等组织中分离出类似细胞,并将其统一命名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近年来,MSCs作为组织工程良好的种子细胞被运用于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口0。另外,很多研究显示,除免疫原性低外,MSCs还具备免疫抑制等特性^[3,4]。虽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一些争议,但MSCs在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潜在利用价值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5]。
包新杰王任直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脂肪细胞分化自身免疫性疾病MSCS成骨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化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经典来源的骨髓组织,可随老化而致干细胞含量及其增殖能力显著降低^[1],而且其标本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来获取,是一个侵袭性、有创伤、易污染的过程。因此,寻找新的MSC来源有着重要意义。
王成俊张涵李鲁生程洪斌安沂华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细胞移植
线栓法插线深度对大鼠脑梗死模型制备的影响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比较不同栓线插线深度对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的影响。方法按照栓线深度将大鼠分为4组:(1)0.8 cm组;(2)1.3 cm组;(3)1.8 cm组;(4)2.2 cm组。模型前、模型后24 h和48 h分别称量体重和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模型后48 h计算各组大鼠存活率,处死大鼠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0.8 cm组和1.3 cm组大鼠症状不明显,TTC染色未见脑梗死;1.8 cm组和2.2 cm组大鼠出现典型偏瘫症状,但2.2 cm组大鼠梗死范围过大,存活率较1.8 cm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线深度;过浅模型易制作失败;过深则模型症状偏重,存活率降低;最佳深度为栓线头端置于大脑中动脉起始处。
包新杰赵浩赵英杰魏俊吉冯铭李桂林窦万臣王任直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尼龙线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验证在体外将人脂肪源性问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D-MSC)定向分化为内耳毛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用特定的培养体系配合多种细胞因子定向诱导hAD—MSC向神经干/祖细胞样细胞分化,而后进一步将诱导后细胞与发育期鸡胚听泡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以促使其向内耳毛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对分化不同阶段的细胞特异性指标进行鉴定。结果hAD—MSC诱导后呈现神经干/祖细胞样的形态并表达其特异性标志,与发育期鸡胚听泡细胞共培养后表达内耳毛细胞特异性标志。结论hAD—MSC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具有内耳毛细胞特异性标志的毛细胞样细胞。
袁先道闫曦杨华高志强李康华韩钦卢姗陈晓巍姜鸿赵春华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内耳毛细胞
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治疗方式选择被引量:1
2009年
垂体催乳素(PRL)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功能性腺瘤,在女性常导致闭经、泌乳和不育,在男性常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PRL大腺瘤可因其占位效应引起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和海绵窦受侵袭等表现,高PRL血症还可因其抑制性激素作用而引起骨质疏松。垂体PRL腺瘤的治疗目标是使PRL恢复正常,恢复生育功能,使肿瘤体积减小和缓解性功能低下症状。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使用多巴胺(DA)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极少数药物和手术治疗无效者才需要放射治疗。
许志勤苏长保王任直
关键词:垂体催乳素腺瘤垂体功能低下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人骨髓间充质细胞脑内移植治疗食蟹猴脑缺血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食蟹猴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食蟹猴18只,光化学法造模4周后,用脑立体定位法在缺血灶周围植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和1×106,对照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利用影像学(MRI、PET)、行为学(神经功能评分、精准上肢测试系统)和组织病理学对干细胞移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和精准上肢运动测试分别在在干细胞植入2周和3 d后显著降低(P<0.05)。PET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后4、6周高、低剂量组缺血灶周围皮质、基底节核团的SUV%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MRI显示剂量组缺血灶的修复速度大于对照组。病理检查可见低剂量组坏死灶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出血灶周围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结论在缺血灶周围植入hBMSC可促进食蟹猴损伤神经组织的恢复,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朱华冯铭卢珊李秦刘颖安沂华赵春华王任直秦川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脑缺血食蟹猴
分子影像学与干细胞移植活体示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和心脏疾病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干细胞的存活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干细胞活体示踪成为可能,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临床和实验中常用的分子影像学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本文即对以上成像方法在干细胞活体示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冯铭王任直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干细胞移植荧光抗体技术
伴有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McCune-Albright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1例伴有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的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患者长期追踪随访,观察此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情况,结合文献总结分析该患者详细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为此病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长期追踪随访1例MAS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临床治疗过程直至患者死亡,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次治疗情况以及最后尸检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McCune-Albright综合征是一种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尤其是合并垂体GH过度分泌时会加快疾病进程,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控制垂体GH过度分泌,但可能导致组织恶性变。手术切除垂体肿瘤或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可在某些患者中控制GH水平,本例尸检确定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异常增生骨质恶性变,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疝所致。结论伴有垂体GH腺瘤的MAS患者治疗上以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为主,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为辅,慎用放射治疗。
柳夫义李文婷窦万臣姚勇李桂林杨义马文斌李永宁幸兵钟定荣朱慧娟金自孟王任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