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7047)

作品数:9 被引量:122H指数:7
相关作者:闫海王东升汤鸿霄刘海龙王素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广东绿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混凝
  • 2篇氮源
  • 2篇叶黄素
  • 2篇粘土
  • 2篇粘土矿
  • 2篇粘土矿物
  • 2篇强化混凝
  • 2篇微囊藻
  • 2篇小球藻
  • 2篇矿物
  • 1篇对硫磷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沉降
  • 1篇阳离子型聚丙...
  • 1篇叶黄素含量
  • 1篇异养
  • 1篇异养培养
  • 1篇有机高分子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杀虫剂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东绿百多生...

作者

  • 5篇闫海
  • 4篇王东升
  • 3篇刘海龙
  • 3篇汤鸿霄
  • 2篇林海
  • 2篇吕乐
  • 2篇王素琴
  • 1篇夏忠欢
  • 1篇王敏
  • 1篇肖宝清
  • 1篇张宾
  • 1篇魏玉霞
  • 1篇李迎霞
  • 1篇杨帅
  • 1篇杨敏
  • 1篇付军
  • 1篇王玲
  • 1篇李雅雯
  • 1篇李贤良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臭氧对有机物混凝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PDA(Photometric Disperse Analysis)和有机物表观分子量分级、有机物化学极性分级技术从絮体形成过程、絮体表现、有机物分子水平变化等方面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混凝剂在预臭氧条件下的混凝过程和效率.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有复杂的影响,其剂量和水体有机物特征决定了其对混凝的整体影响效果.有机物分级显示,臭氧化对有机物结构有重要影响,导致有机物极性、亲水性组分含量大幅提高(36.7%),小分子量组分(<10×103)大幅增高(100%左右);但总的DOC去除率不高(3.28%).对PACl而言,在中、低剂量(O3/TOC<0.7)下,臭氧对絮体形成过程影响较小,但对絮体沉降性和浊度去除已经有阻碍作用.在中、高剂量下(O3/TOC>0.7),对絮体形成有显著滞后,浊度、有机物去除效率下降.AlCl3对臭氧化作用反应敏感,臭氧化在试验剂量条件下,对絮体形成和浊度、有机物去除都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刘海龙王东升王敏王玲汤鸿霄
关键词:臭氧预氧化PDA
粘土矿物和碳纳米管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被引量:10
2004年
研究了不同粘土矿物和碳纳米管 (CNTs)吸附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MCs)的作用 .结果表明 ,在MC RR和LR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2 1 0和 9 5mg·L-1时 ,尽管高岭土和海泡石等粘土矿物对MCs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但吸附量分别低于 3 0和 1 6mg·g-1.与测试的不同粘土矿物相比 ,CNTs对MCs的吸附能力较强 ,吸附MC RR和LR量分别达到了 14 8和 6 7mg·g-1,是粘土矿物吸附量的 5倍左右 .进一步研究发现 ,CNTs对MCs的吸附能力随CNTs外径的增加而减少 ,说明CNTs的比表面积是决定吸附MCs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
闫海李贤良孙建新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粘土矿物碳纳米管
聚铝及其加载粘土矿物高效絮凝沉降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考察了4种聚铝絮凝剂絮凝沉降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发现编号为HPACS02的聚铝絮凝剂除藻效果最好,并进一步研究得知HPACS02在pH 7.5时絮凝除藻的效率最高。在采用HPACS02作为絮凝剂时,如果少量投加滑石、海泡石或高岭土等粘土矿物会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沉降产生增效作用,其中滑石的助凝效果最好。
付军闫海王东升杨敏
关键词:聚铝铜绿微囊藻粘土矿物絮凝
Biodegradation of methyl parathion by 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 USTB-04被引量:19
2007年
甲基对硫磷( MP )的 Biodegradation ,广泛地使用的 organophosphorouspesticide ,用在 1200 mg/L 的起始的集中的 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USTB-04.MP 能完全是的最新孤立的细菌紧张被调查简历作为唯一的碳由 A.radioresistensUSTB-04 降级了面对是的磷酸盐和脲采购不到 4 d 磷和氮来源, MP 的 respectively.Biodegradation 也在 mg/L 是的 130 的起始的集中用没有房间的摘录 ofA.radioresistens USTB-04.MP 被完成完全,简历与 148.0 mg/L 的蛋白质集中面对没有房间的摘录在 2h 降级了,它从 5.0~8.0 随 pH 的增加被增加。与出版报告相反, MP 的中间或最后的降级代谢物都不能被观察。因此,我们建议除 P-O 债券以外的苯戒指上的 C-C 债券的劈开可以是由 A.radioresistensUSTB-04 的 MP 的简历降级小径。
LIU Fang-yao HONG Ming-zhang LIU Dan-mei LI Ya-wen SHOU Pei-shun YAN Hai SHI Guo-qing
关键词:生物降解甲基对硫磷有机磷杀虫剂环境污染
红串红球菌USTB-03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脱硫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分离出1株能够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进行高效脱硫的微生物菌种,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红串红球菌USTB-03。研究结果表明,与甘油和乙醇相比,葡萄糖是促进红串红球菌USTB-03生长和提高其脱硫比活性的最好碳源,最高脱硫比活性可达298.1mmol4,6-DMDBT/(kg·h)。在初始pH从4.0到9.0范围内,pH7.0可以使红串红球菌USTB-03保持最大的脱硫比活性。进一步研究显示,红串红球菌USTB-03对4,6-DMDBT脱硫后的最终代谢产物是3,3-二甲基-2-羟基联苯(2-HDMBP),只有C-S键被切断,而C-C键未受到破坏。该脱硫途径类似于二苯并噻吩(DBT)特异性脱硫的途径。
魏玉霞闫海肖宝清李迎霞吕乐
关键词:脱硫活性
典型南方水强化混凝有机物分级处理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强化常规工艺,对有效去除水体有机物,降低DBP前驱物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烧杯试验和现场试验(中试和生产性试验)对强化混凝和使用PAM作助凝剂进行了对比;着重利用吸附树脂DAX-8的选择性吸附作用,测定了原水、沉后水的有机物分离分级组成状况.发现强化混凝和助凝强化对亲水性致UV254物质有较好地处理效果,去除率可达90%以上;现场条件下强化混凝对疏水碱性物和疏水酸性物有较好的处理能力,相应去除率分别为66%和35%;助凝强化对亲水性有机物效果较好,相应去除率为45%左右;但二者总体去除TOC效果相当.
刘海龙夏忠欢王东升汤鸿霄张金松
关键词:强化混凝PACLPAM
不同氮源形态和植物激素对小球藻USTB01生长及叶黄素含量的效应被引量:14
2005年
在光照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氯化铵、尿素和硝酸钾3种氮源,以及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2种植物激素对小球藻生长及叶黄素含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可以支持小球藻快速持续生长;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时小球藻生长缓慢,而氯化铵作为唯一氮源时因使培养物中的pH快速降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进一步生长。与尿素和氯化铵相比,硝酸钾是促进小球藻生物合成叶黄素的最好氮源,小球藻细胞中的叶黄素含量可以达到0.85mg/g。在葡萄糖为碳源和硝酸钾为氮源条件下,加入植物激素IAA、IBA非但不能明显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反而明显抑制了小球藻对叶黄素的生物合成。
王素琴闫海张宾吕乐林海
关键词:小球藻叶黄素氮源植物激素
小球藻USTB01的异养培养和叶黄素的生产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了异养无光照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和碳氮质量比对小球藻生长及叶黄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是支持小球藻USTB01持续快速生长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以葡萄糖和硝酸钾分别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在初始氮质量浓度都为0.28g.L-1情况下,碳氮质量比为25∶1是促进小球藻生长的优化控制条件.硝酸钾是促进小球藻USTB01叶黄素生物合成的最佳氮源,但在碳氮质量比从15到30的范围内,小球藻细胞中叶黄素含量随碳氮质量比的升高而降低.
王素琴李雅雯闫海杨帅林海
关键词:小球藻异养培养叶黄素碳源氮源碳氮比
典型南方源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对我国南方某典型源水的有机高分子助凝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进行了烧杯试验和中试验证。结果表明:阳离子型PAM是较适合当地水质情况的助凝剂,其投量应选在0.03~0.10mg/L,助凝效果最显著地体现在聚合氯化铝(PAC)投量≤2.0mg/L阶段;投加时间点应在PAC投加1min后;搅拌强度为100~300r/min;PAM溶液(浓度为0.1%~0.4%)放置二周其助凝效果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在沉速试验中发现,助凝剂在不同投药时间点(如同时投药或1min后投药)的絮体形成和沉速差别明显,但在沉后静置20min后余浊差别甚微,这将导致不同设施在实施助凝处理时的效果不同。
刘海龙王东升汤鸿霄
关键词:强化混凝助凝聚合氯化铝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