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S012)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范立舟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白莲教
  • 3篇信仰
  • 2篇弥勒信仰
  • 1篇元代
  • 1篇糅合
  • 1篇下层社会
  • 1篇乡村
  • 1篇摩尼教
  • 1篇南宋
  • 1篇结社
  • 1篇净土
  • 1篇净土信仰
  • 1篇阿弥陀佛

机构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范立舟

传媒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宗教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弥勒信仰与宋元白莲教被引量:4
2012年
南宋白莲教从以往生净土为修行之终极目的,带有明显的出世特点的佛教信仰形式转向元代白莲教倡导"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希望通过"弥勒下生"谶言的实现,往生兜率天的娑婆世界,拯救黎氓于水火之中,同时激起下层民众改变困境的冲动。晨朝忏仪一变而为"烧香集众,夜聚晓散"及"称弥勒佛出世以惑众"的民众反叛运动的组织工具。究其缘由,即在于弥勒信仰的流传以及此种信仰自北魏,历隋唐,经宋元的改造。弥勒降临现实世界救世度人、解脱众苦的理念,最能迎合中国普通民众的愿望。它所内蕴的救世思想及其宣传的彼岸净土兜率天的美好愿景,与乱世和苦难的社会现实恰成鲜明对照,进而启发了不甘现实苦难的民众,为在地上建立佛国净土起而抗争。在弥勒信仰与白莲教那里,千年盛世的神话与群众不能化解的情绪,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范立舟
关键词:弥勒信仰白莲教
净土信仰与南宋白莲教被引量:2
2013年
弥陀净土信仰提出的极乐往生和念佛往生两说,体现了净土宗思想的基本理念与特质,宋代以后,成为中国佛教信仰的基本旨趣。南宋白莲教产生之过程是受到佛教世俗化推动与模铸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了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孤立无援的人们及精神上惶恐不安的士大夫,渴求建立一种新的社会联系的期待。它的出现,是五代北宋之后佛教对社会形成深层穿透和附系能力后的自然结果,是下层社会共同构筑的精神家园。佛教净土信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永远脱离现实世界的幻想,成为一种奇特的乌托邦理念。宗教与社会形成一种"嵌入"的关系,社会创造宗教,宗教是社会力量或社会自身的再现形式,这同样适合于白莲教从缘起到变异的全部历程。
范立舟
关键词:净土信仰白莲教阿弥陀佛结社
白莲教与佛教净土信仰及摩尼教之关系——以宋元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2008年
宋元时期的白莲教对佛教净土信仰的吸纳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在南宋创立时所依傍的是弥陀净土信仰,此外还吸取了天台宗的教义。入元以后,白莲教更多地受到弥勒净土信仰的渗透,逐渐成为民间反叛运动的工具。摩尼教既为白莲教提供了宗教戒律方面的样板,也为其注入了鲜明的叛逆性格。宋元时期的白莲教是一种为下层社会提供信仰和依靠的组织,但从一种纯粹宗教信仰社群转而为下层民众试图用来作为改变世界的法器,其中原因是值得探讨的。
范立舟
关键词:白莲教摩尼教下层社会
元代白莲教的乡村生存及其与吃菜事魔和弥勒信仰的糅合被引量:1
2013年
白莲教是一种以信仰弥陀为旨归的净土信仰的世俗形式,脱离了见证并管制个人一生的宗教组织,舍弃了规模庞大、信众数量巨大的集中和机构型的的信仰方式。原本是一种平和的世俗化佛教,但在元代却演变为仇视现实,盲目膜拜教主,通过各种强制性的精神手段和暴力行为来控制教徒,制造政治与法律事件的异端宗教实体。其原因就在于元代白莲教与当时乡村中广泛存在的吃菜事魔现象及弥勒信仰发生了深度的融汇,这种宗教文化的融汇造就了白莲教在元代的变异,白莲教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各种反叛势力的渊薮。
范立舟
关键词:白莲教弥勒信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