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011FKCA123)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魏玉辉武新安段好刚张建萍张帆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苦参碱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和OCTs抑制剂对两种转运蛋白抑制后,考察大鼠空肠对苦参碱吸收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gp和OCTs对苦参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苦参碱(400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5×10-2、0.80×10-2、0.40×10-2、0.35×10-2/min;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100、200、400μg/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79×10-2、0.81×10-2、0.80×10-2/min。在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存在下,苦参碱(400μg/mL)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值分别为0.86×10-3、0.80×10-3/min。结论苦参碱在各肠段都有吸收,其中在空肠吸收最好,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苦参碱可能不是P-gp和OCTs的底物。
- 马小花魏玉辉王丹武新安
- 关键词:苦参碱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肠吸收动力学
- 苦豆子总碱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制备苦豆子总碱温敏凝胶,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选用泊洛沙姆407为温敏材料,采用单因素方法优化处方,HPLC法测定槐定碱的累积释放百分数,评价其体外释放性质。然后,Franz扩散池法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评价其透皮效果。结果所制备的凝胶剂在室温下以自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存在,在33.1℃时形成凝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在2 h时,凝胶组和水溶液组的释放百分数分别为48.29%和85.50%;与水溶液组相比,24 h时凝胶组的稳态透皮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分别增加了18.13倍和17.98倍(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苦豆子总碱温敏凝胶,其体外释放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而且透皮吸收效果良好。
- 魏玉辉张建萍段好刚武新安
- 关键词:苦豆子总碱温敏凝胶体外释放透皮吸收
- 苦豆子总碱温度敏感型凝胶剂的皮肤刺激性及毒理学评价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考查苦豆子总碱温度敏感型凝胶的皮肤刺激性、急性毒性以及长期毒性。方法 1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涂抹凝胶剂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观察红斑和水肿程度;2单次给予大鼠最大剂量凝胶后观察急性毒性反应;3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基质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药2次,连续30 d,观察一般情况及体质量,测定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脏器病变情况,停药2周后再行上述检查。结果 1家兔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均完整且未出现红肿及水肿;2急性毒性实验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3给药30 d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部分血液学及生化指标发生变化,毛囊和皮脂腺出现代偿性增生,停药2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苦豆子总碱温度敏感型凝胶剂对皮肤无刺激性,毒性低且安全。
- 张建萍魏玉辉张国强张帆段好刚武新安
- 关键词:苦豆子总碱皮肤刺激性急性毒性长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