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683)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小芹薛旗何龙喜刘云叶建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盐城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松材
  • 6篇松材线虫
  • 6篇线虫
  • 3篇拟松材线虫
  • 2篇致病力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电镜
  • 1篇毒力
  • 1篇杂交
  • 1篇射电
  • 1篇生殖隔离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嗜麦芽窄食单...
  • 1篇宿主
  • 1篇透射电镜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种间

机构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6篇吴小芹
  • 1篇黄麟
  • 1篇何龙喜
  • 1篇叶建仁
  • 1篇应晨希
  • 1篇项杨
  • 1篇袁为敏
  • 1篇邓丽娜
  • 1篇刘云
  • 1篇薛旗

传媒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拟松材线虫不同致病力虫株体内细菌的种类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为伞滑刃属植物寄生线虫,在形态上与引起松树萎蔫病(Pine Wild Disease)的松材线虫(B.xylophilus)极其相似。为探讨拟松材线虫的致病力与其体内细菌的关系,笔者将来自中国7省市不同地区的10个拟松材线虫虫株接种黑松测定其致病力,并对拟松材线虫的体内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拟松材线虫虫株中有6个虫株对黑松具致病力,4个虫株无致病力。通过分离拟松材线虫的体内细菌,发现有9个虫株体内存在细菌,共分离获得17株细菌,仅有1个虫株体内未分离到细菌。综合细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Biolog 96孔碳源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所得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从不同拟松材线虫虫株体内共鉴定出9属9种细菌,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美洲爱文氏菌(Ewingella american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uteibacter anthropi、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Agreia pratensis、长野雷弗森菌(Leifsonia naganoensis),以及木糖氧化产碱菌木糖氧化亚种(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ssp.xylosoxidans)。对黑松有致病力的拟松材线虫多数虫株体内细菌的种类及数量多于无致病力的虫株,且能分离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ltophilia)的多数虫株均具有致病力,无致病力虫株的体内细菌主要为氧化微杆菌(M.oxydans)等。
袁为敏项杨吴小芹
关键词:拟松材线虫致病力黑松
松材线虫体内细菌对宿主繁殖和致病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松材线虫体内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对无菌松材线虫、体内细菌处理的松材线虫和野生型松材线虫的繁殖量和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非寄生条件下,无菌松材线虫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和繁殖量显著高于携带细菌的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体内寄生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NSPm Bx03胞外代谢产物对松材线虫产卵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同处理的松材线虫接种到3年生马尾松后,其繁殖量从高到低为野生型松材线虫>体内细菌处理的松材线虫>无菌松材线虫。对马尾松发病情况观察发现:接种野生型松材线虫的马尾松发病最早,病程最短;次之为接种体内细菌处理的松材线虫;最后是接种无菌松材线虫的处理。这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NSPm Bx03对松材线虫在寄生和非寄生条件下繁殖的影响不同,对松材线虫致病力有一定增强作用。
何龙喜薛旗吴小芹
关键词:松材线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繁殖量致病力马尾松
拟松材线虫组织蛋白酶基因Bmcath1的序列分析与转录水平检测
2015年
拟松材线虫组织蛋白酶基因Bmcath1是一个在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了解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对Bmcath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笔者使用BioEdit、SignalP 4.1、BLASTP、MEGA 4.0等软件对Bmcath1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mcath1 cDNA序列全长1 294 bp,含有一个长度为1 158 bp的开放阅读框。由Bmcath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ATH1含有38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238 ku,等电点为8.52。蛋白质CATH1存在一个Peptidase_C1A subfamily功能域结构,在不同物种上的氨基酸序列多样性丰富。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不同培养方式获得的拟松材线虫中Bmcath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该基因在分离自黑松的拟松材线虫中高量表达,据此推测拟松材线虫Bmcath1基因可能在线虫处于松树体内生长、繁殖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潘妍毅黄麟吴小芹
关键词:拟松材线虫组织蛋白酶系统发育树表达谱分析
基于松材线虫全基因组序列的SSR标记开发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研究松材线虫在我国的群体遗传关系及传播路径,获得更为稳定的松材线虫分子标记,使用MISA软件对松材线虫全基因组10 432条DNA片段进行搜索,共获得95个g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出现频率最高,占全部SSR位点的66.3%。依据所有gSSR位点共设计出36对引物,以1份松材线虫DNA pooling(包含我国46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虫株DNA)为模板进行PCR,产物由QIAxcel全自动凝胶电泳分析系统检测,获得17对可能具有多态性的gSSR引物。进一步对这17对引物的PCR产物进行单克隆试验并测序,BioEdit软件拼接比对结果表明,其中9对确实具有多态性。
许峻荣吴小芹刘云叶建仁
关键词:松材线虫全基因组序列SSR标记SEQUENCEREPEAT
松材线虫毒力及发育转型与细胞自噬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透射电镜法对松材线虫的细胞自噬现象进行鉴认,并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毒力及不同发育期松材线虫的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饥饿诱导下不同毒力松材线虫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不同毒力松材线虫饥饿诱导12、24、36 h时,自噬基因BxAtg1表达量递减且趋势一致,而自噬基因BxAtg8在饥饿24 h时的强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最高,在饥饿36 h时弱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显著升高;与繁殖性松材线虫体相比,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在扩散型3龄(JⅢ)和扩散型4龄幼虫(JⅣ)中的表达量均增加,推测自噬活性的调节机制可能与松材线虫的毒力相关,与松材线虫发育转型阶段的形态特征联系,暗示自噬可帮助松材线虫发育转型,从而提高松材线虫的适应性。
邓丽娜吴小芹
关键词:松材线虫细胞自噬毒力透射电镜实时定量PCR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种间杂交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4个虫株,以及中国的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2个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和交配对象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部分虫株可以发生种间杂交,正交总交配成功率为4.2%,反交总交配成功率为10%,反交成功率是正交的2倍。杂交整体发生率极低,杂交后代较难形成可持续的繁殖种群。采用松材线虫(简称Bx)/拟松材线虫(简称Bm)快速分子检测系统对杂交F1代幼虫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F1代幼虫既含有Bx分子标记也含有Bm分子标记。继代培养30 d后,杂交后代在基因型上表现出了不同趋向的分化,其中Bx AN5♀×Bm JNL1♂、Bx AN5♂×Bm AN5♀和BxUSA♂×Bm JNL1♀的杂交后代趋向于成为松材线虫占主导的种群,Bx JNL5♂×Bm JNL1♀的杂交后代趋向于成为拟松材线虫占主导的种群。在有种内交配资源存在情况下,无论松材线虫还是拟松材线虫均倾向于优先选择种内交配资源。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之间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自然状态下种间交配可能会产生,但杂交后代较难形成可持续性繁殖的生殖后代。
应晨希吴小芹
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生殖隔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