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20403)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方晓阳王昌燧夏季潘伟斌韩庆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三维重建
  • 2篇贾湖骨笛
  • 2篇骨笛
  • 1篇PRO/E
  • 1篇PRO/EN...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2篇王昌燧
  • 2篇方晓阳
  • 1篇邵錡
  • 1篇韩庆元
  • 1篇潘伟斌
  • 1篇夏季

传媒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华夏考古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贾湖骨笛复原新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最早、形态完整、现今仍可演奏的吹管乐器,是9000~7500年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最重要的实物载体之一。由于骨笛经历数千年的埋藏,出土时多数已经破损。如何对破损的贾湖骨笛进行精确复制,是学界急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巧妙地利用CT扫描、数据处理、三维模型重建、虚拟复原与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复原出与M494:2号骨笛实物十分接近复原品。这种利用计算机虚拟修复的思想与技术为破损贾湖骨笛的复原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邵錡方晓阳潘伟斌王昌燧韩庆元
关键词:骨笛三维重建PRO/ENGINEER
贾湖骨笛的精确复原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贾湖骨笛是在河南贾湖新石器遗址发现的距今9000~7500年的吹管乐器,至今仍然可以演奏。然而,自骨笛发现二十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骨笛经历数千年的埋葬,出土时完好者数量很少。为了防止骨笛意外受损,文物管理部门及博物馆已禁止直接对骨笛进行吹奏测音研究。此举对贾湖骨笛的保护固然非常必要,但同时也使研究者失去了深入考查、研究骨笛的机会。因此,如何精确复制贾湖骨笛并以此作为研究实体,就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首先利用CT对贾湖骨笛进行扫描,然后将CT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最后采用紫外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首次制作出了迄今为止复制精度最高的贾湖骨笛复制品。经过三维测量与测音实验,用本方法复制出的贾湖骨笛模型与实物在物理尺寸与音准上几乎没有误差。
方晓阳邵锜夏季王昌燧潘伟斌韩庆元
关键词:骨笛三维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