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65)

作品数:8 被引量:31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李先德吕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农业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工业化
  • 1篇英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视阈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内生动力
  • 1篇农村
  • 1篇农业地位
  • 1篇农业发展
  • 1篇贫困
  • 1篇贫困治理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脱贫
  • 1篇县域
  • 1篇县域经济
  • 1篇县域经济发展
  • 1篇乡村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电子信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陈秧分
  • 1篇梅琳
  • 1篇刘玉
  • 1篇吕方
  • 1篇张同龙
  • 1篇侯麟科
  • 1篇潘瑜春
  • 1篇孙炜琳
  • 1篇崔永伟
  • 1篇王国刚
  • 1篇李先德
  • 1篇乔标
  • 1篇蔡颖萍
  • 1篇孙虎

传媒

  • 1篇新视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广东土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精准扶贫”不是什么?--农村转型视阈下的中国农村贫困治理被引量:38
2017年
所谓"精准扶贫",意指立足对贫困问题成因的科学研判,通过不断优化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增强国家减贫行动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农户减贫与发展需求的回应能力,从而提升其内生发展能力。现实地看,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应将贫困问题置于中国农村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整体性地理解和看待。"精准扶贫"不能片面地看待"到村到户"的工作要求,亦不能将贫困治理理解为某个单一主体的工作职能,单纯地追求数字层面、指标层面的"脱贫"。有效的贫困治理意味着坚持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和文化目标相统一,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系统内生动力的改善。相应地,在国家贫困治理体系的安排方面,需要形成政府内部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形成三部门协力的"大扶贫"格局。
吕方梅琳
关键词:内生动力
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面积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利用1996-2007年省级历史数据探讨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方法]设立了一个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并用滞后一期变量和固定效应来控制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对小麦种植面积增长有正影响,而降雨量则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我国的小麦种植的决定因素分析提供了实证依据。
侯麟科张同龙蔡颖萍崔永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固定效应模型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被引量:35
2012年
以10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并应用ESDA等分析法揭示1990—2008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山东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再缩小,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城市辖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地区,平原区经济发展缓慢;鲁东和鲁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提升速度快,经济发展重心向东北部偏移;县市经济发展空间自相关显著,高—高集聚区集中分布在山东半岛,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黄淮平原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西差异仍是导致山东省内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刘玉潘瑜春陈秧分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ESDA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被引量:133
2018年
理论、国际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的充分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多功能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乡村发展需要立足当地要素与外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引入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尤需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三组关系,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新产业新业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
关键词:农业发展乡村发展城乡关系工农关系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被引量:86
2013年
基于1990-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应用均值、标准差与区位基尼系数揭示了中国粮食产量的阶段特征与主导类型,进而利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主要年份各粮食主导类型包含的省份存在较大差异;土地投入的影响由强转弱,劳动力依次表现为正显著、不显著与负显著,不同类型的资本投入存在迥异的影响效应;粮食产量同时受到农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等宏观背景以及空间随机误差溢出效应的影响;不同主导类型的粮食产量变化机制存在差异,体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效应、政府调控等内在规律与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该文揭示了全国及各主导类型的粮食产量波动原因及其作用规律,有助于确定各区域粮食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与提升途径,该研究为中央制定差别化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陈秧分李先德
关键词:农业影响因素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影响文献综述与政策启示被引量:4
2013年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与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审视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同时存在正向与负向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力存量、可利用资本、汇款用途、人力资本回流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认定农业生产者、务实推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等相关政策建议。
陈秧分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需求与优化途径——基于近年统计数据与文献资料的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目的:探寻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政策创新的可能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问题表现在保(耕地保护)、稳(地权稳定)、流(农地流转)、征(土地征用)等各个领域,面临农户生计多样化、城乡关系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等良好机遇,农村土地政策创新的条件与时机成熟。研究结论:建议借鉴国际经验,从土地发展权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征地完善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顶层制度设计等方面创新农村土地政策。
陈秧分
关键词:土地管理
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孙虎乔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