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073011)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赵丰华蓝邦吴明娒霍延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溶剂
  • 3篇溶剂热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质
  • 2篇溶剂热法
  • 2篇溶剂热法制备
  • 2篇热法
  • 2篇热合成
  • 2篇光性质
  • 2篇光学
  • 2篇光学性
  • 2篇光学性质
  • 1篇荧光粉
  • 1篇溶剂热合成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荧光粉
  • 1篇介质

机构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赵丰华
  • 2篇蓝邦
  • 1篇霍延平
  • 1篇吴明娒

传媒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溶剂热条件下制备ZnS纳米晶及其光学性质被引量:3
2010年
以醋酸锌和硫脲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分别以有机小分子的一元胺(甲胺、乙胺、正丁胺)和多元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为介质合成ZnS纳米粉体,通过XRD和SEM对所得ZnS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介质对所得ZnS粉体的晶相组成、颗粒尺寸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胺体系中,随着碳链的增长,ZnS粉体六方相的生长趋势渐弱;在伯仲叔胺中,随着与氨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氢原子的减少,六方相的生长趋势渐弱,在三乙胺中甚至出现了立方ZnS的特征峰。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从伯胺到叔胺,其发射峰发生少量的红移,从乙胺溶液中的450nm附近红移到三乙胺溶液中的500nm附近。
赵丰华吴明娒
关键词:水热合成介质ZNS荧光性质
溶剂热法制备ZnS:Mn纳米荧光粉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溶剂热法,以乙二胺和水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作用下,制备了ZnS:Mn荧光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合成的ZnS:Mn荧光粉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发现,溶剂量比不同不但对硫化锌的晶体结构有所影响,对其荧光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表面活性剂的修饰下,并不影响其的晶体结构,但对ZnS:Mn的发光强度有所增强。
赵丰华蓝邦
关键词:发光ZNS:MN溶剂热
溶剂热法制备ZnS:Cu及其光学性质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溶剂热法,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作用下,制备了ZnS:Cu荧光粉体。分别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锌硫比、及Cu2+掺杂量对荧光粉晶型和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合成的ZnS:Cu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锌硫比的减少,衍射峰强度增大,结晶度增强,而其他条件的改变对ZnS晶型无明显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锌硫比、及Cu2+掺杂量对发光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锌硫比的增大,发射峰强度有所增强且出现明显的蓝移,随着Cu2+掺杂量的增大,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Cu2+掺杂量为0.2%(物质的量分数)时发光效果最好。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发光强度先有明显的增强,随后又逐渐减弱,并且在n(Zn)∶n(CTAB)=100∶2时达到最强。
赵丰华蓝邦霍延平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荧光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