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2169)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玮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均等化
  • 5篇公共
  • 5篇公共服务
  • 5篇公共服务均等
  • 5篇公共服务均等...
  • 2篇身份
  • 1篇调适
  • 1篇人口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身份社会
  • 1篇视阈
  • 1篇利益分化
  • 1篇化解
  • 1篇家庭
  • 1篇家庭出身
  • 1篇共享税
  • 1篇本分
  • 1篇财政
  • 1篇财政体制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王玮

传媒

  • 2篇财贸经济
  • 2篇经济学家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本分担视阈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被引量:2
2012年
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不仅要使不同的社会成员享有水平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而且也要让不同的社会成员公平地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长期推行的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体制,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公平地分担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并不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承担相同数额的公共服务提供成本,而是要根据主流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来进行分配。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的改革不能仅限于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更应该包括非税负担的公平分配,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暗税"。
王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身份传统、社会转型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
长期存在的身份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才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改革开放后推行的许多改革措施都直指身份社会,社会经济结构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等区分“身份”的先赋指标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身份社会的根基也开始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身份传统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影响逐步降低,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王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转型身份社会家庭出身
基于人口视角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被引量:9
2011年
公共服务的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担,最终都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不同社会成员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各自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提供成本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立足于"人"这一基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原因:①长期存在的对"人"身份进行区分的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②人口流动性的缺乏为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某种便利;③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农村人口占多数的人口结构等也加剧了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的程度。从"人"的角度看,我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彻底消除身份传统在公共服务体制中的影响,建立起无差别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和公平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努力提高人口的流动性,并使社会经济改革与不断提高的人口流动性相适应;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等方式来适当调整人口结构。
王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及其化解——基于现实约束条件的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利益分化严重以及法治化程度低等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面对的现实约束。多重约束条件不仅决定了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且必然会遇到许多困境和阻力,它将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认清各种现实约束条件,对化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过程中的困境和顺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王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选择——以共享税为主还是完全划分税种?被引量:13
2011年
不同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制度的繁简程度、实施成本以及对分级财政特征的体现是各不相同的。并不存在某一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绝对优于另一种的情况,有的只是某种模式更适合某个国家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以共享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划分模式,是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不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横向财政平衡目标的实现和减少体制运行中的摩擦,都要求改变目前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过分依赖税收共享的格局,转为实行以划分税种为主体的模式。
王玮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共享税
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利益分化与调适视角的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我国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利益分化背景下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的结果。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原有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下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进行调整,以及如何协调均等化改革之后新产生的利益冲突。现阶段,我国均等化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先城乡、后地区",但改革的力度不应太大。在具体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制度和机制,正确对待利益群体的形成及其活动,并重新权衡公共领域内公平与效率间的关系。
王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利益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