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210)
-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徐平刘海军田永攀陈静杨利玲更多>>
-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感染与原发性颅内肿瘤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原发性颅内肿瘤因其逐渐上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病毒感染作为一种生物性致瘤因素,与一些颅内肿瘤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而经过改良的病毒(如溶瘤病毒)也可用于颅内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明确病毒与颅内肿瘤发生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在分子水平阐明肿瘤的发病机制,为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张越月徐平
- 关键词:原发性颅内肿瘤
- 神经疾病患者外周血BDV核蛋白抗体的检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博尔纳病病毒(BDV)的感染状况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检测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收集病毒性脑炎(VE)患者62例,帕金森病(PD)患者3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19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7例,以及体检中心健康人120例外周血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P40)抗体,并对所检出的阳性标本进行确认。结果病例组阳性结果 8例(6.7%),其中病毒性脑炎患者4例,帕金森病患者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多发性硬化1例。在所检测出的8例阳性标本中,病毒性脑炎患者阳性率为6.45%(4/62),帕金森病患者阳性率为6.25%(2/32),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阳性率为5.26%(1/19),多发性硬化患者阳性率为14.29%(1/7)。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出阳性病例(0%)。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03,<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贵州省人群中存在博尔纳病病毒的感染,博尔纳病病毒的感染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脑炎等)的发生有更大的关系。
- 金兴振徐平魏志杰宋武琦张凤民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印迹
- 遵义地区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BDV-CIC及抗体的检测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感染与遵义地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新型的三联ELISA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抗体的方法,检测7例MS患者及9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BDV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CIC)及抗体。结果 7例MS中有2例CIC及抗体均为阳性,阳性率为28.57%(2/7);93例对照组中CIC阳性7人,阳性率为7.53%(7/93),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5.38%(5/93);多发性硬化组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遵义地区存在着BDV的感染,BDV感染与多发性硬化不一定相关。
- 刘海军邬小燕田永攀徐平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循环免疫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发性硬化
- Borna病病毒与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2017年
- 目的探讨Borna病病毒(BDV)与精神分裂症(SCH)及病毒性脑炎(VE)发病的关系。方法对来自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健康人100例、SCH患者30例、VE患者62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存在BDVp24基因片段,并纯化、克隆阳性产物,对阳性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BDVp24基因片段在VE[6.5%(4/62)]与健康人(0%)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健康人与SCH患者阳性率[6.7%(2/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CH患者与VE患者经检测之后存在完全相同的测序结果,相较于Gen Bank提供的Strain V毒株、C6BV毒株、1766毒株和He80/FR病毒株存在3%、3%、2%和3%的突变率,其中有3个、3个、2个和3个位点发生一致的基因沉寂性突变,BDV与1766毒株最相似,SC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VE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结论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VE的发生率可能与BDV感染有关。BDV p24基因片段未在健康人中检出。
- 张丽刘玫徐平蒋国红
- 关键词:BORNA病病毒精神分裂症病毒性脑炎
- 神经疾病患者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磷蛋白抗体的检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部分地区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建立检测血清中BDV的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采用WB方法检测贵州省12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包括病毒性脑炎(VE)患者62例,帕金森病(PD)患者3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19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7例,以及贵州省1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BDV磷蛋白P24抗体(BDV-P24抗体)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中,BDV-P24抗体阳性7例(5.83%),其中VE患者4例(6.45%),PD患者2例(6.25%),GBS患者1例(5.26%),MS患者及对照组中均为阴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7),VE、PD患者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3,P=0.043);GBS及MS患者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贵州省有少部分神经疾病(VE、PD、GBS等)患者曾经感染过博尔纳病病毒。
- 魏志杰徐平金兴振张凤民宋武琦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印迹技术
- 贵州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BMC博尔纳病病毒CIC及抗体的检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对贵州省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检测,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新型的三联ELISA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方法,检测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及48例健康对照组PBMC中BDV特异性CIC;结果 97例精神分裂症组中有24例CIC为阳性,阳性率为24.7%(24/97);抗体检出率为14.4%(14/97),48例对照组中CIC及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2.1%(1/48);精神分裂症组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省部分地区存在着BDV的感染,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可能相关。
- 刘海军谢祖勤郭霞田永攀王长明徐平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循环免疫复合物ELISA
- Borna病病毒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部分地区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oce vicus)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对来自于贵州省部分地区(遵义、毕节、铜仁)的30例精神分裂症(SCH)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液单核细胞(PBMC)中BDV p24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用软件对所测定的序列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V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6.7%(2/30);健康体检者中未检出,二者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strain V毒株、C6BV毒株、He80/FR病毒株进行比较,突变率均为3%,均有3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与1 766毒株进行比较,突变率为2%,有2个位点出现一致性沉寂突变,即与1 766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发现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出BDVp24基因片段阳性2例,而健康人中未检出,说明Borna病病毒感染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两组间BDV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所采标本地区较局限或标本量少有关。
- 张丽徐平赵洪新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精神分裂症博尔纳病毒
- 检测BDV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法的建立
- 目的建立检测博尔纳病病毒(BD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为简单、快速的临床应用提供方法。方法根据双抗夹心ELISA法基本步骤,分别对BDV p-24小鼠单克隆抗体、BDV p-24兔多克隆抗体和酶标抗体作多梯度稀...
- 黄艺婧刘赛徐平
- 关键词:ELISA博尔纳病病毒抗原
- 文献传递
- 贵州遵义地区82只健康蝙蝠脑组织博尔纳病毒核蛋白检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贵州遵义地区蝙蝠脑组织博尔纳病毒(BD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贵州遵义地区82只健康蝙蝠脑组织中BDV核蛋白。结果蝙蝠脑组织BDV核蛋白阳性率为12.2%(10/82)。结论贵州遵义地区健康蝙蝠存在BDV感染。
- 雷以会徐平杨利玲
- 关键词:博尔纳病毒蝙蝠核蛋白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博尔纳病病毒CIC及抗体的检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部分地区神经系统疾病中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感染情况以及病毒性脑炎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4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包括病毒性脑炎(VE)患者69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9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6例,以及45例对照组(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BDV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抗体,对13例脑脊液BDV CIC阳性患者同期行血液BDV CIC检测。结果 84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CSF中BDV CIC总阳性率为15.4%(13/84),其中VE阳性率14.4%(10/69),GBS阳性率11.1%(1/9),MS阳性率33.3%(2/6),对照组阳性率2.22%(1/45),实验组总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CSF抗体阳性率1.2%(1/84),对照组抗体阳性率为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BDV CIC阳性标本10例。7例BDV CIC阳性病毒性脑炎患者主要以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患者有密切动物接触史。结论贵州省部分地区等地神经系统疾病中存在BDV感染,7例VE患者主要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临床特征。
- 郭霞徐平田永攀陈静
- 关键词:博尔纳病病毒神经系统疾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循环免疫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