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43)
- 作品数:22 被引量:153H指数:8
- 相关作者:彭江云刘维超李兆福万春平吴晶金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毒结膜络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被引量:3
- 2019年
- 从病位、病因病机两个方面阐述毒结膜络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联系,提出以益气解毒、通络止痛之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肖勇洪吴洋彭江云李兆福张玲王兴强吴晶金
- 关键词:膜原病因病机
- 温阳通络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吴生元教授继承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遵从《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及"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理论,提出"阳虚邪凑"为风湿病的关键病机,并将张仲景《伤寒论》活泛用于临床实践,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温阳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雷诺氏综合征等风湿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运用。
- 杨会军刘维超李兆福吴晶金彭江云
- 关键词:风湿病痹症温阳通络法
- 蠲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Th17/Treg细胞平衡调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小鼠关节炎Th17/Treg细胞平衡调控作用,揭示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牛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按临床评分将20只DBA/1小鼠分为CIA模型组和蠲痹颗粒组,每组10只。关节炎临床评分法观察CIA小鼠关节炎发病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CD4、CD8、B220)亚群比例、CD4+T细胞内Th17、Th1细胞因子及Treg细胞的表达。结果:蠲痹颗粒能显著降低CIA小鼠胶原关节炎的临床评分,对脾淋巴细胞(CD4、CD8、B220)亚群比例无明显影响;同时下调CIA小鼠CD4+T细胞胞内白细胞介素-17A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结论:调控Th17细胞与Treg细胞平衡,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 刘维超李玲玉万春平李兆福郑喜祁燕吴晶金彭江云
- 关键词: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小鼠
-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被引量:18
- 2018年
- 历代诸多医家认为,痛风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致湿浊内生,久而凝聚为痰,又感风寒湿热等邪气而加重并促使痰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骨骼,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关节肌肉等红肿热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对诸多医家治疗痛风的研究进行整理,从而得出了痛风的病位在四肢关节,与肝、脾、肾相关。治疗上提出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健脾利湿,调补肝肾。彭江云教授总结历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痛风亦有一个新的认识。将历代诸多医家以及彭江云教授对痛风的认识做简单总结,从而为痛风研究者提供参考。
- 许飞肖勇洪周文强沈嘉艳彭江云
-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辨证论治病位病因病机
- 针对Th17/Treg平衡的中医药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针对靶点Th17/Treg细胞平衡影响的中医药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方法:以Th17/Treg、中医、中药、类风湿关节炎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数据库及Pub Med数据库检索近20年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h17/Treg细胞平衡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针对Th17/Treg细胞靶点的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研发为当前研究热点,较多医学研究文献报道中医药对其平衡具有调节作用。结论:Th17/Treg细胞平衡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核心,是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开发的新思路、新方向。
- 肖勇洪万春平彭江云
- 关键词:TH17TREG类风湿关节炎痹证
- 彭江云辨治手骨关节炎被引量:8
- 2019年
- 手骨关节炎是手部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化,骨质过度增生,表现为慢性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的常见风湿病。彭江云教授认为,手骨关节炎的核心病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正虚于内、邪袭于外,以致手部筋骨失于濡养为其核心病机。临证辨治手骨关节炎以"治分缓急,祛邪为先""肝肾并补,濡筋为要""固护脾胃,食饮有节"为其治疗原则。同时注重外治法及生活调摄,认为劳逸适度、调畅情志对疾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祁向荣肖勇洪彭江云
- 关键词:骨痹
- 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1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9例活动性风寒湿痹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口服、每周1次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蠲痹颗粒,每次15 g,冲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每次60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疗效、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关节肿胀数(SJC28)、关节压痛数(TJC28),进行患者疼痛评分、患者自身病情总体评价(PGA)、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总体评价(MDGA),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DAS28、CDAI、SDAI、SJC28、TJC28、患者疼痛评分、PGA、MDGA、ESR、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在改善DAS28、CDAI、SDAI、SJC28、TJC28、疼痛评分、PGA、MDGA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蠲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性RA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好。
- 李兆福刘维超彭江云狄朋桃杨会军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疾病活动度
-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被引量:18
- 2017年
- 彭江云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阳虚邪凑,其治疗特点可概括为三因并治、祛邪为先,营卫同调、气血并补,活血通络、补益肝肾,顾护胃气、善用温药。彭教授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肾虚寒凝、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六型,辨证论治,疗效较好。
- 肖勇洪吴云峰何承业刘维超彭江云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辨治经验
- 自拟固本平喘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拟固本平喘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固本平喘化痰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T)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量(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增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预计值、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WT增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MWT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MMP-9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IL-8、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固本平喘化痰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明显,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MMP-9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炎症状态。
- 杨彦斌黄文睿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
- 浅析温通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慢性损毁性关节炎,它是破坏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病因不明,因免疫异常导致的滑膜炎症反应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减退直至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1]。该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痹者闭也,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凑,风寒湿杂至,经络气血"不通",当温通祛邪,协和营卫,经络得以疏通,气血调畅,以蠲痹病[2]。笔者就应用温通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体会浅述如下。
- 徐梦刘春丽彭江云吴生元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法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