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196)

作品数:7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燕锦杨艳芳李晓玲刘文辉陈莉玲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7篇结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结直肠癌
  • 6篇肠癌
  • 4篇直肠肿瘤
  • 4篇肿瘤
  • 4篇结直肠肿瘤
  • 4篇肠肿瘤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饮食
  • 3篇饮食习惯
  • 2篇脂联素
  • 2篇脂联素基因
  • 2篇摄入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小板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7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宜宾市第一人...
  • 2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杨艳芳
  • 7篇燕锦
  • 5篇刘文辉
  • 5篇李晓玲
  • 3篇冯斐
  • 3篇袁萍
  • 3篇胡晓琴
  • 3篇陈莉玲
  • 2篇杨婷
  • 1篇徐琳
  • 1篇栾荣生
  • 1篇张礼

传媒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脂联素基因和钙蛋白酶10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DIPOQ)rs2241766和 rs1501299、钙蛋白酶10基因(CAPN-10)rs3842570和rs3792267多态性以及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原发、新发病例和400例同期未患结直肠癌的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ADIPOQ(rs2241766和rs1501299)和CAPN-10(rs3842570和rs3792267)的基因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4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应用GMDR法分析4个位点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ADIPOQ rs2241766 TG+GG基因型携带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较TT型携带者高(OR=1.354,95%CI:1.004~1.827),rs1501299 GT+TT基因型携带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较 GG型携带者低(OR=0.680,95%CI:0.501~0.923);CAPN-10 rs3792267 GA+AA基因型携带者较GG型携带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高(OR=1.507,95%CI:1.009~2.250),未见 rs3842570 Del/Ins+Ins/Ins基因型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有关(OR=1.345,95%CI:0.849~2.130)。GMDR法分析结果显示,4个位点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P=0.001)。趋势χ2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基因型携带个数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13.302,P<0.001)。结论 ADIPOQ(rs2241766和rs1501299)和CAPN-10 rs3792267多态性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有关,4个位点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
刘文辉李晓玲袁萍栾荣生冯斐胡晓琴燕锦杨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多态性脂联素基因钙蛋白酶10基因
腌腊肉制品摄入及与其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和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探讨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探讨腌腊肉制品摄入频次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腌腊肉制品与饮食因素、生活方式的交互作用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400例原发、新发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期4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饮食因素、生活方式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每年食用腌腊肉制品〈8次者相比,8~23次者(OR=3.480,95%CI:2.022~5.991)、24~47次者(OR=4.526,95%CI:2.553~8.025)和≥48次者(OR=5.472,95%CI:3.105~9.642)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逐步升高;相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进食腌腊肉制品与辣椒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379,95%CI :0.190~0.758)。相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腌腊肉制品与腌泡菜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腌腊肉制品与饮茶之间存在拮抗作用。GMDR法分析显示红肉、腌泡菜和腌腊肉制品三因素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 随腌腊肉制品摄入频次的增多,结直肠癌发病危险度逐渐增高。在对结直肠癌的发病影响中,腌泡菜与腌腊肉制品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经常饮茶、食辣椒与腌腊肉制品可能存在拮抗作用。红肉、腌泡菜和腌腊肉制品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
李玥伶冯斐燕锦陈莉玲李晓玲刘文辉杨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腌腊肉制品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结直肠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为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四川省肿瘤医院40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新发、原发结直肠癌患者和400例同期未患结直肠癌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静坐时间≥8 h(OR=2.01,95%CI:1.15~3.50)、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19,95%CI:1.48~3.23)、食用腊制食品≥2个月/年(OR=4.12,95%CI:2.59~6.55)、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1~2种OR=1.97,95%CI:1.03~3.76;3~5种OR=3.41,95%CI:1.68~6.93)和结直肠癌家族史(OR=3.46,95%CI:1.37~8.75)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饮茶(OR=0.61,95%CI:0.40~0.94)、经常运动(OR=0.36,95%CI:0.23~0.56)、食用豆类及豆制品≥3次/周(OR=0.46,95%CI:0.28~0.75)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经常食用脂肪及糖类食物在结肠癌的发生中作用突出(1~2种OR=7.53,95%CI:1.75~32.34;3~5种OR=10.57,95%CI:2.38~46.95),未发现在直肠癌发生中起作用。结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干预,积极倡导群众适当运动,平衡膳食,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冯斐燕锦袁萍胡晓琴徐琳杨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回归
腌泡菜摄入及其与其他饮食习惯的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摄入腌泡菜及其与其他饮食习惯的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原发、新发病例和400例同期健康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结直肠癌相关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相加交互作用采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表示。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703,95%可信区间(CI):1.866~3.916]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腌泡菜与其他饮食习惯的相乘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腌泡菜与腌腊肉、饮茶、豆类制品之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RERI分别为3.172(95%CI:0.834~5.518)、2.131(95%CI:0.115~4.417)和2.503(95%CI:0.760~4.246);AP分别为0.472(95%CI:0.245~0.699)、0.386(95%CI:0.122~0.650)和0.493(95%CI:0.253~0.732);S分别为2.244(95%CI:1.266~3.978)、1.893(95%CI:1.050~3.416)和2.586(95%CI:1.168~5.723)。结论过多摄入腌泡菜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它可能与腌腊肉存在协同作用,两者同时摄入可能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腌泡菜与饮茶、豆类制品摄入可能存在拮抗作用,经常饮茶或食用豆类制品可能减少腌泡菜对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杨婷李玥伶陈莉玲冯斐李晓玲刘文辉燕锦杨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术前血小板计数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PLT)计数与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CRC病例486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前瞻性随访。分析术前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术前血小板计数与肿瘤部位、T分期和M分期有关(均P〈0.05)。不同术前血小板水平间的生存曲线在CRC患者及直肠癌患者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结肠癌患者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1.814,95%CI:1.056~3.115);按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术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RR=2.718,95%CI:1.132~6.526),但在结肠癌患者中未发现此关系(RR=1.396,95%CI:0.705~2.765)。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它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关其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陈莉玲张礼李玥伶李晓玲刘文辉燕锦杨艳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小板计数预后
脂联素基因rs2241766、rs1501299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DIPOQ)rs2241766、rsl501299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2个位点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0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原发新发病例及400例同期体检者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两组研究对象ADIPOQrs2241766、rsl501299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调整结直肠癌家族史、BMI、每日静坐时间、每周红肉摄入频次和经常饮茶等因素后,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s2241766TG+GG携带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高于TT携带者(OR=1.354,95%CI:1.004~1.827),rs1501299GT+TT携带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低于GG携带者(OR=O.680,95%CI:0.501-0.923)。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结果显示,ADIPOQrs2241766、rsl501299与红肉摄入可能存在交互作用(P=0.001)。趋势x2分析显示,风险基因型携带个数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X2=8.458,P=0.004)。结论ADIPOQrs2241766、rs150129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且可能与红肉摄入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结直肠癌发生。
李晓玲刘文辉冯斐胡晓琴袁萍燕锦杨艳芳
关键词:脂联素结直肠癌
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501例,随访术后生存结局。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检测UCP2 rs6593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对生存结局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生存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4.23(0.13~78.53)个月,50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01例失访,失访率为20.2%。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部位、TNM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术前癌胚抗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P<0.05或P<0.01)。UCP2 rs659366位点AA、GA和GG基因型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62.7%、69.9%和75.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共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AA基因型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危险基因型,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23倍;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G+GA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有关,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498倍;在加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而A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A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结论: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
蒋滟蕲杨雅兰杨婷李玥伶陈莉玲燕锦杨艳芳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