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3AA308B01)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俊沈铁元宋星原张利平王志斌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梅雨期武汉两类暴雨“配料”特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选取1998—2005年6—7月武汉市的17次暴雨过程,根据暴雨发生的机理,将武汉暴雨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由对流有效位能释放产生的浮力抬升引发的暴雨以及由大尺度动力强迫抬升引发的暴雨。分析表明:梅雨期武汉市65%的暴雨过程是由浮力抬升引起的;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可降水量、中高层平均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对武汉市梅雨期暴雨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通过两类暴雨发生前配料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类暴雨的温湿度条件、大气层结状况以及不稳定能量积聚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
- 李武阶李俊石燕冯光柳
- 关键词:暴雨配料水汽对流有效位能
- 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中游汛期降水模式预报试验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中尺度模式多个物理过程组合成不同预报方案,对长江中游汛期降水预报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长江中游汛期降水的预报效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降水预报量级的提高而愈加明显;而就试验而言,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与Blackadar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组合预报效果相对较好;就单个降水个例而言,预报效果相对好的参数化方案存在不确定性,集合平均预报相对稳定且优于大多数方案,其对降水评分的改进尤其体现在暴雨以下量级的预报中。
- 李俊王斌王志斌沈铁元
- 关键词:物理过程
- AREM中尺度暴雨模式降水预报试验被引量:10
- 2007年
- 简要介绍了该模式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利用该模式开展我国南方降水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正确反映我国南方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嵌套后模式的强降水预报能力得到提高并能给出更细致的降水结构;同时,该模式在地形处理、水汽计算等方面更适合东亚特点,与目前国内运行的业务模式相比对我国南方降水具有较高的预报能力,这为开展暴雨数值预报模式与水文模型结合,提高我国南方洪水预报能力,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 李俊沈铁元宋星原张利平
- 关键词:中尺度模式定量降水预报